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文章插图
改良后的客家水席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那些年,在我们农村,遇上哪家有红白喜事,那一定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儿。主人家都会大张旗鼓,备上好酒好菜,请亲朋好友齐聚一堂。
那时候,感觉吃的不是酒席,而是那个幸福的氛围和那股热闹劲儿。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文章插图
品碗里的蛋卷
仪陇客家水席,是儿时最期盼的美味。小时候只有村里办红白喜事才能吃得到的美味佳肴,那时候村里谁家若是办喜酒,比过年更热闹,更让人期待。而记忆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酒席上的主菜—品碗,品碗里最好吃的是蛋卷,用剁碎的廋肉和鸡蛋制作而成,想想那软糯咸香的味道,都忍不住咽口水......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文章插图
客家水席中的主菜,大品碗
在仪陇农村,每到办酒席的时候,都会提前几天准备,叫上邻里帮忙,来客的头一天会杀上一头大肥猪,再搭建一个“露天厨房”才能伸展手脚,为后面的三天酒席做足准备。那时候没有现在那么多现成熟食可用,酒席上所有菜品都是靠”官笼师“和邻里帮忙的叔叔婶婶们手工制作。小孩们会帮厨房添柴火,顺便烤一些红薯和偷偷拿两块刚炸好的酥肉吃。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文章插图
坨子肉
仪陇的客家水席以汤菜和蒸菜为主,一共12道菜,第一道菜是品碗,也是客家水席中的重头菜,做工繁复。品碗分为五层,碗底是自家晒的豇豆干,黄花和豆芽,然后铺上油酥过的豆腐,豆腐也是自家的黄豆用石磨研磨而成,再铺上蛋卷,鸡蛋和肉丸,放入蒸笼中蒸熟,最后上桌时淋上汤汁,一道美味的品碗才算做好。在当时,这道菜只有农村的老”官笼师“才会做,一般都是家人世代相传。现在的农村酒席中仍保留着这道菜,但味道却完全变了,蛋卷不再是用鲜肉纯手工制成,而是换成了冻货速食。酒席还是那个酒席,味道却再也不是当年的那个味道。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文章插图
酥肉汤
第二道菜是酥肉汤,红薯粉加水调成糊状,加入切成小块的的五花肉,放入烧沸的菜籽油中炸至金黄时出锅,待冷却后,放入烧沸的开水中煮到酥肉软滑,煮过的酥肉细滑鲜嫩,不油腻,老少皆益。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文章插图
龙眼肉
蒸菜也是客家水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糯米蒸糖肉和以红苕垫底的粉蒸排骨,小时候最喜欢吃蒸排骨下面的红苕,红苕吸收了肉的香味,吃起来格外香甜。2000年后的酒席中用龙眼肉和夹沙肉替代了蒸糖肉和粉蒸排骨,酒席越办越好,可味道和食材越来越不如从前。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文章插图
儿时的农家酒席中有两道不起眼的汤菜,至今让我回味无穷,那就是猪杂汤和醋汤,可能只有90前的小伙伴们吃过。那时物资匮乏,为了凑够12大碗,用猪小肠,猪肺,猪肚和猪血等一起做成的一道汤菜。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这道菜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不见当年的味道。
客家流水席,最怀念儿时吃喜酒的日子
文章插图
这些年,就连酒席上的米饭都不如从前好吃,那时村里有专门的”饭大师“,只要有人家里请客都会请他来煮饭,柴火灶上的大铁锅包浆饭,要做到米饭不软不硬,不焦糊,不夹生,是需要多年的做大锅包浆饭经验才行。小孩们最喜欢的是锅底那又黄又脆的锅巴,刚出锅时又香又脆,冷却后用油炸后当零食吃,也非常美味,比现在超市里那些锅巴、薯片好吃太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