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康复治疗师,不如初级医生,中国康复医学二十年之怪现状( 五 )


抢病人、与其他科室互不理解、康复理念不被接受 , 华西康复曾经面临的“昨天” , 也是今天全国康复科的发展现状 。
在生物反馈治疗室里 , 几位来自西南地区的治疗师闲聊起各家医院的情况 。 治疗师A说:“康复科自己的病人不用 , 把机器推到其他病床 , 治疗压疮 , 赚来的钱两个科室分 。 ”治疗师B不屑:“谁用你康复科的机器来做 , 我们骨科主任直接自己招了个康复治疗师 , 就问你服不服 。 ”
兄弟学科不敢转 , 康复科不敢接 , 两败俱伤的局面最终由患者接了盘 。
在华西进修的王怡晗(化名)现在还记得 , 一位还在念高中的男生第一天来到康复科时 , 人端坐在轮椅上 , 腿却无力地挂在轮椅上 , 直直地伸向前方 。
男孩胫骨骨折术后在家静养3个月 , 发现整条腿都动不了 , 家人到处打听 , 直到了解到了康复科的存在 。 经过半年的康复治疗 , 他才勉强可以屈膝90度 。 因为治疗耽误了学业 , 男孩不得不办理退学 , 郁郁寡欢 。
“他的膝关节太硬了 , ”王怡晗谈起这位病人时忍不住叹息 , “如果早期动的话 , 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 ”
科室间说通了 , 病人意识却仍不一定到位骨科与康复的合作 , 几乎是每个医院的痛点 。 王怡晗至今记得 , 在她从业的医院 , 一次内部会议上 , 骨科主任直接拍案质疑康复科 , “你们了解骨科吗?”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 , 她只能无奈地笑笑 , “我的确不了解” 。
王怡晗所在的医院 , 康复科主任出身神经外科 , 建科8年至今 , 也只有8名治疗师 , 主要针对偏瘫、脊髓损伤等神经康复 。 按照设想 , 该院计划于明年开展骨科康复 。
医院派治疗师进修学习时 , 王怡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华西 , 这所本就以骨科见长医院的在汶川地震后的迅猛崛起 , 几乎是康复界的一个神话 。
这次她在华西进修三个月 , 有两个月里 , 每日跟着骨科团队一起查房 , 进入病房为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康复宣教 , 甚至抱怨“来华西之后 , 就发现骨科要学习的知识 , 有点太多” 。
这种“驻扎”是当年康复科与其他科室冲突的结果 , 也是磨合的产物 。
一开始 , 因为骨科和康复科合作困难 , 华西康复科派了治疗师尹子文去骨科住了一年 , 没有具体开展过治疗 , 就是学习骨科知识 , 甚至上手术台 。 当时骨科提出的要求是 , 可以合作 , 但你们的治疗师必须懂骨科所有的知识 , 对答如流 , 我们才能够放心地把病人交出去 。
一年后 , 尹子文终于取得了骨科的信任 。 当然 , 中间也少不了汶川地震的契机 , “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 , 达到了两个科室现在的稳定合作 。 如今 , 他是骨科治疗前移组组长 。
然而 , 科室间说通了 , 病人意识却不一定到位 。
中国大部分患者及家属、甚至部分医务人员在理念上仍停留在“重手术、轻康复”的阶段 。 他们愿意在手术上花费巨资 , 却对康复持保守态度 。 有患者在骨科住院11天等待手术 , 花费4万元 , 但听到康复科平均住院21天花费3万元的价格时 , 却会迟疑“能不能少做些项目” 。
一项临床存在大量需求 , 又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的新兴学科 , 却迟迟没能深入人心 。 站在病人视角看 , 手术后越早回家休息越省钱 , 谁愿意无缘无故多花一笔钱呢?但从长远看 , 如果没有把握住早期康复的机会 , 将会需要更多时间财力 , 未来几个月也解决不了问题 。
更何况 , 除了骨折术后相对短时间内能看到成效 , 很多神经受损病人(偏瘫、脊髓损伤)的康复之路似乎看不到尽头 , 不仅看不到康复成效 。 这部分病人往往伴有严重的心理创伤 , 情绪低沉 , 对生活不抱希望 。
7000万需求背后 , 65万康复治疗师缺口根据原卫计委统计年鉴数据:
2014年全国医院康复科接受住院康复治疗人次157万次 。 而单以康复需求最大的老年人群体来看 , 我国1.38亿老年人群中需康复人数高达7000万 。 实际入院患者与潜在需求患者人数上的巨大差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