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作家群|梁鸿:有些东西不是你看到就能学会的,你得根据自己来调和|名家谈创作( 二 )
梁鸿:这部分可能对现实的批判性比较强 , 我主要也不是反思现代性 , 而是对现代社会里那些所谓的传统元素有反思 。 在我们眼下的现实社会里 , 有些糟粕的东西 , 以非常荒诞的 , 极为愚昧的方式出现 。 很多人不是不明白它的荒诞 , 而是精神太空虚才导致他们明知荒诞也选择相信 , 我是在这个意义上讽刺他们 。
采访人员:你出过一本学术著作《“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 。 你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 , 需要呼唤“灵光”吗?进一步的问题是 , 还有可能让消逝的“灵光”重返吗?
梁鸿:我觉得“灵光”需要呼唤 。 本雅明提出这个词是想表达 , 只有灵光闪现的刹那 , 我们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 就好像树枝摇曳在山间 , 我们在一般时候看到树枝就是树枝 , 山就是山 。 你前面说这部小说里面有召唤 , 我觉得写小说就是召唤 , 它召唤出来某种形象 , 像树枝 , 山 , 还有光影等等 , 当你赋予它们以某种意味的时候 , 小说才拥有了某种神圣的 , 精神的东西 , 意义才会显现出来 。
本文插图
长篇小说新作《四象》近期推出
2
“我骨子里 , 还是那个村庄的女孩子 , 保持了对世界的好奇 , 包括对质朴生活 , 对那条河的热爱 。 ”
采访人员:你的另一本学术著作《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 , 其中“外省”的概念 , 应该说借自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吧 。 在中国当下语境里 , 以“外省”这个角度来诠释城乡冲突与融合 , 倒或许是适宜的 。
梁鸿:对 , 我当年写博士论文 , 把这个词作为学术语汇来使用 , 就是从《人间喜剧》里得来的灵感 。 但这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 也就是说如果北京、上海是中心 , 那么其他地方就是外省 。 如果说欧洲、美国是中心 , 那么中国是外省 。 应该说 , 西方文明进来以后 , 也包括城乡距离拉大以后 , “外省”与“中心”这两个概念在不断进行博弈 , 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 。
采访人员:你给我感觉不光是在学术的意义上使用“外省”这个概念 , 这个概念也多半融入了你深刻的生活体验 。 你也是一步步从“外省”到了“中心” 。 应该说 , 刘震云、周大新、李洱等河南籍作家 , 也经历了一个相近的过程 , 驻京豫籍作家可说是蔚为壮观 。
梁鸿:还挺好的 。 在北京有那么一拨作家 , 来自同一个地方 , 你想到的时候还是觉得挺亲 , 会感到比较温暖 , 也有亲近感 。 我觉得我们河南籍作家有一点特别好 , 大家都非常勤奋 , 平时不怎么交往 , 但一年一般会聚一次 , 也没什么要求 , 反正是谁有时间谁去 。 而且 , 河南这帮作家之间不搞圈子化 , 没什么同仇敌忾之类 , 大家也没觉得需要抱团取暖 。
采访人员:我不怎么了解你早年的经历 , 尤其是你刚到北京时生活境况怎样 , 但你现在应该生活很不错了 , 而你的写作总的说来还是偏向于写底层经验 。 你会否觉得有反差与不适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又该如何保持精神与写作的自适?
梁鸿:对我来说 , 其实没那么难 。 我当然也享受现在的生活 , 但我骨子可能还是属于乡野、大地的 。 我一想到我故乡的那些人在吃吃喝喝 , 我就特别想回去 。 我在精神上还是更接近那一拨人 , 那样的场景让我更兴奋 , 也与我的心灵更为贴近 。 所以 , 我要离开这种看似安逸的生活 , 回到那个原初的世界 , 并不是非常艰难 , 有时我甚至是迫不及待想回去 。 我骨子里 , 还是那个村庄的女孩子 , 保持了对世界的好奇 , 包括对质朴生活 , 对那条河的热爱 。 这在我是自然而然的事 , 并不需要做很大努力才能达到 。 因为我骨子里就是这样一个人 , 但我也得对当下现实生活有承诺 , 比如要照顾家庭、孩子 , 这也是我这些年非虚构作品写得少的主要原因 。 这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
推荐阅读
- 招聘|为何国企招聘倾向“校招”,很少进行“社招”?其中原因很现实
- 辅警|辅警工资低,为啥还有那么多学生报考?其中原因很真实
- 招聘|两大行业“招工荒”,月薪万元也无人去,毕业生一语道破其中原因
- |明明减掉了10多斤,怎么看不出变瘦了?看完你或知道其中原因了
- 考试|为啥公务员考试,很少看见211、985大学生?其中原因很现实
- 中原作家群|安宇影:我爱深秋的风(外一篇)|散文选读
-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叫喊着收复中原,为何却趟趟往甘肃跑?他的计谋尽显老辣
- 中原作家群|罗西:余生没那么长,请活得真实一点|名家阅读
- 中原作家群|李佩甫:诗歌是时代生活的上限|名家谈创作
- 中原作家群|田晓华:马达加斯加34号公路(节选)|新诗荐读来源:青年诗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