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爱尔眼科陈邦逐梦光明记:从为生活打拼到为初心奋斗( 二 )
之后 , 公司通过推行“中心城市医院-省会城市医院-地级市医院-县级医院”的“分级连锁”模式 , 在全国迅速扩张 。 陈邦认为:“这种模式很好地契合了中国医疗资源的分布现状 , 因为国内医疗资源都是往大城市集中 , 地级市、县区域则是资源缺乏 , 但75%的人口都分布在地县基层 。 ”
为加速网点的扩张 , 自2014年起 , 爱尔眼科在自身扩张的同时 , 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了数只产业并购基金 , 利用并购基金新建或收购医院 , 此举为上市公司储备优质项目的同时 , 也较好地规避了并购的风险 , 保护了投资者权益 。
2017年 , 公司以27.6元/股的价格完成定增募资17亿元 。 其中 , 公司运用部分募集资金收购了沪滨爱尔、朝阳眼科、东莞爱尔、泰安爱尔等9家培育医院项目 , 通过定增项目的成功实施 , 实现了爱尔产业并购基金从项目培育到注入的首次闭环运行 。
在资本平台提供的聚变、裂变内核驱动下 , 爱尔眼科以破竹之势迅速壮大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09年上市之初的6.06亿元到2019年十六倍于此的99.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9249万元到13.79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市值从69亿元到目前2800多亿元 , 在创业板市值常年稳居前五 。
值得一提的是 , 爱尔眼科自上市以来无论是业绩还是市值都不断创出新高 。 对此 , 陈邦坦言:“如果不是资本市场为公司提供了聚变、裂变的平台 , 爱尔的体量可能只会有目前体量的五分之一 。 ”
逐梦“全民眼健康”
随着爱尔眼科业绩与市值的双重进阶 , 陈邦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 “陈总早已脱离了简单为财富打拼的阶段 , 现在支持他昼夜工作的原动力是实现全民眼健康的初心 。 同时 , 他也希望带领越来越多的爱尔人实现共创、共享、共赢 。 ”吴士君说 。
虽然爱尔眼科已经拥有了国内顶尖的眼科团队和一流的医疗技术 , 但陈邦表示:“虽然公司的技术在国内一流 , 但在某些领域 , 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 还存在较大差距 。 我希望中国眼科持续创新和升级 , 从全球眼科技术的跟随者 , 一步步变成引领者 。 ”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 爱尔眼科启动了全球引才引智计划 , 搭建全球医生平台 , 一批国内外权威眼科专家陆续加盟 , 不断充实集团的核心专家团队和各医院的人才力量 。 同时 , 公司实施了博才计划、光子计划、优才计划、岳麓计划以及湘江计划 , 进行了大量的医疗人才以及经营管理人才储备 。
此外 , 近年来爱尔眼科每年都会派出大量的医生和管理人员前往欧美国家交流、学习 , 同时还与美国的爱尔康、AMO、博士伦 , 日本的尼德克 , 德国的蔡司等世界著名眼科医疗公司合作成立了技术培训基地 。
2013年5月15日 ,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 成为国内首家由公立一流大学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 。 “以前眼科在公立医院里是小科 , 在资金支持以及人才吸引方面都比较受限 , 爱尔眼科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公司已经完全进入了主流医学体系 。 ”陈邦表示 。
“光明无界 , 推己及人” , 不断在学术上勇攀高峰的爱尔眼科常年参与全国各地的光明扶贫工程 , 让贫困患者也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 据介绍 , 公司眼健康公益慈善行动已遍布全国 。 截至目前 , 爱尔眼科已累计捐赠现金及眼科专业志愿服务总额近10亿元 , 帮助了超过数十万名贫困患者复明 。 同时 , 爱尔眼科积极参与国家医疗援外 , 获得多国政要和受益民众“点赞” 。
虽然爱尔眼科已广泛播下光明之种 , 但在陈邦看来 , 实现全民眼健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基层医疗机构的布点 , 眼科人才的下沉 , 医疗技术的突破等都是眼科行业的痛点 。 不过 , 梦想产生力量 , 在梦想的驱动下 , 陈邦仍不知疲倦地奋斗 。 “我希望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可及的专业眼科医疗服务 , 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 , 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推荐阅读
- 选股宝|10月27日主题复盘丨创业板全天震荡走高,沪指缩量横盘,市场情绪静待修复;眼科板块全天走高,军工早盘发力,可转债全天大幅分化
- 格隆汇|爱尔眼科(300015.SZ)逆势高开3.84% 单季扣非净利首次突破10亿
- 爱尔眼科|50倍大牛股有麻烦了!
- 钛媒体|医疗健康行业周报:第41周全球投融资共收录27起,总额约77亿元人民币,医疗信息化领域融资金额最高;国内兆科眼科获1.45亿美元单笔最高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