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专家邹卓:类脑芯片能为AIoT迈向智能化做什么?
IT时报采访人员 李玉洋
“AIoT不是简单的AI+IoT , 而是要有服务的下沉、智能的前移以及智能和连接的融合 。 ”近日 , IEEE高级会员、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邹卓在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一场媒体交流会上抛出观点 。
【|IEEE专家邹卓:类脑芯片能为AIoT迈向智能化做什么?】
本文插图
邹卓认为 , 随着晶体管的密度增加 , 晶体管的成本也在下降 , 但到了10纳米以下 , 晶体管的成本在上升 , “所以 , 在经济学上我认为摩尔定律已经趋近于结束 , 摩尔定律是还可以继续 , 但要付出代价 。 ”
虽然摩尔定律有所放缓 , 但邹卓认为当下信息产业仍享受摩尔定律所带来的两大红利:一是计算变得越来越普适 , 二是算力变得越来越强 。 当前 , “新基建”正成为新的发展驱动力 , 而深度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AIoT产业也由此被业界视作下一个重要发展领域 。
“从物联网走向AIot , 其实走向的是泛在智能 , 这种智能不是简单地把数据上传 , 再用深度学习网络跑模型 , 而是要综合考虑到经济、数据、模型、服务等因素 。 ”邹卓指出训练在云端、推理在边缘 , 等到AIot发展到泛在智能阶段将会变得复杂 , 他引用思科数据 , 到2021年所有智能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将达到85ZB , 但只有7.2ZB的数据能用到 , 有效利用率还不到10% 。
“互联网节点产生了海量的原始数据(raw data) , 很多数据传上去但是用不了 , 运营商和大型公司都遇到海量数据如何处理存储、有效产生价值的问题 。 ”邹卓认为哪怕有了5G , 所有的数据传到数据中心 , 也不能有效利用 , 让数据产生价值 , “在数据产生的边缘就进行有效地处理 , 是效率最高的 。 ”
美国半导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 普通人每天所感知到的信息是8.75Mbps , 大脑根本处理不过来 , 但会进行3~5个数量级的压缩比 。 “所以 , 人脑其实是效率非常高的计算和认知系统 。 ”目前 , 邹卓和团队正在与新氦类脑合作 , 开展面向AIoT的类脑芯片与神经拟态系统研究 。
邹卓认为 , 借助类脑技术大规模并行、事件驱动、实时环境交互、感算存紧密耦合协同等特点 , 开发能够如人脑般感知、传递、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智能芯片与系统 , 有望突破摩尔定律以及冯诺依曼架构的瓶颈 , 提升AIoT节点的智能化程度 , 同时提高集成度、降低能耗 。
当然 , AIoT离成为一把趁手的工具、走向广泛且成熟的应用 , 仍然需要经历相当长的路径 , “从传感器、芯片等核心器件 , 到工业信息系统的垂直集成 , 都尚有不少有待突破的关键技术 。 ”邹卓说 。
推荐阅读
- IPv|专家:IPv6蕴藏机遇多,是支撑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
- 科学|澳洲母牛开始吃蛇,专家称缺乏营养,是真的吗?这预示着什么?
- |临床数据缺乏标准化、科研转化难?专家提议造一个“医疗科研领域的淘宝”
- 中年|瑞典释放反思信号,取消对华为禁令,专家:有待观察
- 证券日报|监管定调金融数字化转型应稳妥开展 专家建议从顶层设计方面加快立法立规
- 南方都市报|将来谈恋爱都有AI助力!高交会论坛上专家描绘未来生活画卷
- 行业互联网|论坛||数字化动态股权专家联盟为企业赋能
- 疫苗|辉瑞CEO大举抛售股票!专家“泼冷水”:疫苗储运是难题
- 亚马逊|反垄断调查“第二季” 欧盟再撕亚马逊
- AI|40位专家和1个团体集体“走花路”,我们能从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名单中读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