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 每日优鲜半年三上抽检“黑榜” 涉嫌大数据杀熟( 二 )


而每日优鲜涉嫌杀熟 , 正是属于以"优惠券不一样"的方式实施 。 无论是以哪种杀熟方式 , 消费者买得多、买得勤、买的愿望很迫切 , 都可能导向同一个结果--买得贵 。
常用的号不给优惠 , 不用的号却疯狂优惠 。 对消费者的差别对待 , 如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网》就相关问题联系每日优鲜方面 , 但一直未收到任何回复 。
此外 , 在黑猫投诉、电诉宝等投诉平台 , "每日优鲜"还被投诉存在退款问题、售后服务、物流问题、发货问题、商品质量、客服问题、退换货难等问题 。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 , 涉及每日优鲜的投诉信息有1711条;根据电诉宝10月发布的《2020年至今零售电商投诉榜》 , 每日优鲜投诉量位列投诉榜中第23位 。
【生鲜电商 每日优鲜半年三上抽检“黑榜” 涉嫌大数据杀熟】生鲜电商进入生死时速
公开资料显示 ,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 , 发展至今已经有6年的历史 , 是一家产品种类涵盖了水果蔬菜、海鲜肉禽、牛奶零食等全品类的生鲜O2O电商平台 。
在拥挤的生鲜赛道 , 每日优鲜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加持 。 数据显示 , 每日优鲜自成立以来共获得10轮融资 , 投资方有高盛集团、时代资本、腾讯、老虎基金、元生资本、联想集团等 , 融资金额超20亿 。 其中 , 每日优鲜在7月宣布完成高达4.9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 创下迄今为止生鲜电商赛道最大规模的一笔融资 。
生鲜电商 每日优鲜半年三上抽检“黑榜” 涉嫌大数据杀熟
文章图片

融资是生鲜电商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 , 今年以来 , 我国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领域已累计发生十余次融资 , 金额达百亿人民币 。
但是融资也并不完全是支撑企业存活的良药 。 成立15年、经过7轮融资近60亿融资额的中国第一家生鲜电商--易果生鲜目前已进入破产重组阶段 。 除易果生鲜外 , 据不完全统计 , 2018年至2019年倒闭的生鲜电商品牌有36家 , 较为知名的还有小象生鲜、呆萝卜等 。
生鲜电商为何难以存活下去?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冷链物流等投入较普通电商更大、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原因 , 导致盈利难成为这个行业的普遍现象 。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 , 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 , 仅4%盈亏平衡 , 亏损占到88% , 有7%是巨额亏损 , 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 而截至目前 , 每日优鲜方面并未公开公司盈利数据 。
眼下 , 阿里力推"盒马生鲜" , 美团加速布局"美团买菜" , 拼多多推出"多多买菜" , 就连字节跳动也传出招兵买马布局生鲜赛道的消息 。 随着超级互联网巨头的闯入 , 在这个万亿市场规模的生鲜竞技场 , 强敌环伺 , 口碑日益"下坠"的每日优鲜又将如何打赢这场突围之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