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芯片破壁者(十八):CPU战争三十年
20世纪八十年代初 , 半导体行业看似稳定 , 却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 。
当时 , 政府与军事订单中的大型机依旧是市场主流 , 日本公司凭借存储器如日中天 。 芯片的日子似乎一片平静 。 但在太平洋东岸的硅谷 , 有一些人却在准备把半导体行业整张桌子掀掉 。
如果从最终的市场结果来看 , 这场行动可以被简单定义为微型计算机兴起 , 大型计算机衰落 。 但在PC进入千家万户的巨变最终达成前 , 各路人马还需要做很多准备 。 比如微型存储、操作系统、显示设备、软件开发等等 。
而在芯片领域 , 最关键的准备就是微型处理器——也就是今天人尽皆知 , 每家都有 , 并且成为国际科技博弈核心的——CPU 。
【脑极体|芯片破壁者(十八):CPU战争三十年】CPU这个如今被认为是芯片产业珠穆朗玛的存在 , 当然不是一朝建成的 。 在它的崛起与成型中 , 有相当多的技术与产业必然性 , 也充满了商场上兵不厌诈的征伐 。 回看CPU与家用计算机的历史纷争 , 对于理解今天的芯片产业规则至关重要 。
而这一切 , 要从IBM筹划进入微型计算机市场说起 。
如今IBM已经退出了PC市场 , 但长期以来人们在谈论PC时 , 会认为是IBM奠定了它的基本形态与产业规律 。 与苹果的封闭战略不同 , 80年代初的IBM破天荒地打算用开放生态与产业合作的方式完成PC生产 。 而当时硅谷能够提供微型处理器的最佳选择 , 就是诺伊斯、摩尔、格鲁夫从仙童出走后创立的英特尔 。
早在1971年 , 英特尔就制造了第一款4位处理器4004 , 随后不断进化 , 到1978年已经发布了16位处理器8086 。 1981年 , 蓝色巨人IBM选择将8086衍生出的8088作为自身产品的处理器 , 这在后来被称为“英特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胜利” 。
本文插图
当时参与这个选择的所有人可能都不会想到 , 一个行业标准就此诞生 , 一场美国反超日本的半导体战争宣告打响 , 一个PC和互联网支撑的时代随之到来 。
英特尔和AMD的CPU , 支撑了整个信息化革命 , 支撑了我们每个人对电脑和网络的认知 , 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和信息获取方式 。
也随着那个选择 , 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开始了30年的征战 。
“文泰来”传奇
在2016年 , 中国科技界曾经热议一个名叫“文泰来”联盟的东西 。 这名字听上去像一家南方老字号或者一位广东武术家 , 但其实是两家硅谷老字号——也就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英特尔CPU组成的Wintel联盟 。
联盟的起因 , 还是IBM在80年代初准备进军微型机市场 。 当时苹果已经与摩托罗拉的CPU合作 , 取得了先发优势 。 IBM想要后发先至 , 就必须拿出点出人意料的东西 。 IBM的选择是利用生态合作的力量 , 让自身的微型机产业充分开放 , 各家公司都可以拿出自身擅长的东西加入这个市场 , 以联盟的方式抢占苹果的市场份额 。
本文插图
这个举措之下 , 两家公司马上开始了表演 。 首先是坐拥当时微处理器最前沿与核心技术的英特尔 , 终于在8086时代找到了IBM这个商业化大靠山 。 并且由于IBM的支持和开放态度 , 大量软硬件企业都来兼容适配英特尔的架构 , 这也导致英特尔在此后一举成为行业龙头 。
差不多同一时间 , IBM选择了微软来为微型机提供操作系统 。 如果说英特尔的中选有充沛的技术必然性 , 那么微软的上位在当时还颇有侥幸 。 IBM原本打算自己开发系统 , 但被微软方面巧妙说服了 。 由于开发时间紧迫 , 微软还购买了另一个操作系统QDOS的使用权来加速开发 , 最终给IBM带来了Microsoft DOS 。 这段历史也成为微软发展的最大转折点 。
推荐阅读
- 移动网络|联发科推出新5G芯片——天玑700
- 高通|路透:美国手机芯片巨头高通获特朗普政府批准向华为出售芯片 但只限4G产品
- 苹果手机,5G|外媒再放狠话!苹果12无愧最强旗舰机皇:芯片、拍照水准遭曝光
- 联想笔记本,英特尔|十代酷睿芯片加持,联想IdeaPad 14s展现小而美的魅力
- 亚马逊|亚马逊 Alexa 运算改用自主芯片 减少对 NVIDIA 的依赖
- 超能网|亚马逊转用自家芯片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只剩少量程序仍然以显卡来训练
- 文库科技标杆|问题解决一半,华为可向高通购买芯片,但不包括5G芯片!
- 芯片|热钱涌入引“虚火之忧” “中国芯”如何浴火新生
- 手机芯片|三星S21曝光,120Hz高刷直屏+首发骁龙875,价格太感人
- OPPO手机,新机发布|疑似 OPPO Reno5 Pro 现身跑分平台:搭载天玑 1000+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