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股市|回顾美国1929年崩盘( 二 )


经济增长创造了一种环境 , 在这种环境下 , 股票投机几乎成为一种嗜好 , 而普通民众则希望拥有一块市场 。 许多人以保证金购加杠杆买股票(买方仅支付资产价值的一部分 , 其余部分从银行或经纪人那里借贷) , 比率高达1:3 , 这意味着他们付出了1美元他们每购买3美元的股票可获得的资本金 。 这也意味着 , 股票价值损失三分之一会消灭它们 。
人们不是在购买基本面股票 , 而是在蒙眼买 。 他们之所以买进股票是因为他们希望股价上涨 。 不断上涨的股价使更多的人进入了市场 , 他们坚信这是一笔轻松的钱 。 1929年中期 , 由于许多行业的生产过剩 , 经济出现下滑 , 造成了供过于求 。 从本质上讲 , 由于股价高企 , 公司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得资金 , 并以更乐观的预计投资于自己的生产 。
过度生产最终导致市场上许多领域的供过于求 , 例如农作物 , 钢铁和铁 。 公司被迫无偿倾销产品 , 股价开始动摇 。 由于散户以保证金方式购买的股票数量以及场外缺乏现金 , 整个投资组合被清算 , 股票市场呈螺旋形下降 。
股市崩盘和随之而来的大萧条(1929-1939)对几乎每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直接影响 , 改变了美国整整一代人对金融市场的看法 。 市场崩盘后的时间框架完全颠覆了美国20世纪初的黄金二十年 , 1910-1929将近20年的时期对美国而言是一个非常乐观 , 消费支出高 , 经济增长的时期 。
【挖掘股市|回顾美国1929年崩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