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财经|“金融+科技”双坐标,本土券商进击的科技化之路
本文插图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这是一个躁动的时代 , 也是一个创造的时代 。
17 世纪 , 第一只股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诞生 。 300 多年之后 , 20 世纪 80 年代 ,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张「飞乐音响」股票面市 , 中国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证券发行 。
从股票诞生至今 , 证券及其相关交易 , 就在资本市场的历史长河里 , 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 。 甚至有人说 , 如果没有现代证券业的高度发达 , 人类文明的进步或许可能只走到现在征程的一部分 。
今天 , 在这个商业文明与信息革命碰撞交融的当下 , 已经积累了巨量数据的证券业务信息系统 , 也走到了科技化转型的前夜 。 因为传统的数据分析 , 不足以保证资本市场平稳安全有效地发展 , 一个更智能、更安全 , 更数字化的行业迫在眉睫 。
平安证券响应行业文化建设及平安集团 「金融 + 科技」 , 「金融 + 生态」战略 ,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 试图在中国证券业科技化转型中 , 搭建起自己的「摩天大楼」。
本文将透过梳理平安证券近几年在证券业数字化 To B 端及 C 端的建设, 一一还原与剖析平安证券如何及早打通数字化 + 自主研发关卡 , 在证券业数字化、平台化阶段中率先取得战略闭环阶段性成果 , 及其背后的故事 。
01 自主研发 , 做时间的朋友科技化转型 , 这是一个行业中人人向往的未来 , 但这又不是一个谁可以轻易抵达的目标 , 因为这一转型考验的是企业的战略目光之长远 , 资源调度之合理 , 人才建设之成熟 , 业务模块之协同等等 。
在中国证券业数字化转型阶段中 , 相较于国外 , 中国证券业数字化程度仍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
中证协一份报告曾指出 , 2019 年度 , 摩根大通、花旗集团信息技术投入分别折合人民币 685.13 亿元、493.71 亿元 , 是我国证券全行业信息技术投入的 3.34 倍、2.41 倍 。 此外 , 中证协还提出 , 国内证券行业数字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数字化转型人才支撑不足等因素 , 都制约了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
这份报告被媒体总结为「一个高盛顶整个中国证券业」 , 而这样的调侃之意也令众多「航母级券商」的科技化建设更显得有些箭在弦上的态势 。
本文插图
平安证券在集团建设「科技平安」的大战略背景下 , 对于科技的尝试其实由来已久 。
周天财经了解到 , 事实上 , 2015 年之前平安证券其实就已经在往科技化方向努力 , 但无奈于当时 IT 开发运算能力的限制 , 只能花钱去采购供应商系统 , 自身 IT 部分工作多以运维为主 。
提起这段时期的工作经历 , 一位在平安证券 IT 部门工作多年的员工和周天财经说:「采购来的系统 , 各自封闭孤立 , 交互程度不够 , 以至于管理异常艰难 , 甚至有时系统出了问题 , 运维部门因为对底层架构的不了解 , 还要依赖原供应商能力 , 使得整个建设和维护周期的时间与资金成本 , 提高了许多」 。
这段异常艰辛的转型之路让平安证券的高层意识到 , 单凭以往的策略 , 要实现科技转型 , 极其困难 。
2015 年 , 在一次次尝试之后 , 平安证券重新审视了整个平安证券 IT 体系的架构与建设后 , 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抛弃以往「采购 + 运维」的路线 , 转向了自主研发及人才队伍建设之路 。
这一战略的背后 , 意味着更高的投入 , 更长的周期 , 这也代表不是任何一家券商企业能有这样的魄力与底气做这样的事 , 然而这一战略又很有平安一直以来的战略风格 。
纵观以往平安集团的战略风格 , 向来也都不是走短平快路线 。 平安证券此举 , 在某种程度是对集团「金融 + 科技」 , 「金融 + 生态」的一种跟进 , 同时也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自信 。
推荐阅读
- 央视财经|70城最新房价出炉:一线城市都涨 但领涨的却是这里
- 金融八卦女|11月14日,钱峰雷忌出门
- 公司|前三季净利下滑241% 横店影视金融投资超主业如何破局
- 马虎眼财经|顺势而为,强者恒强——60日均线操作系统!
-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强监管,银行是受益者吗?
- 紫金财经|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减少,临近年底,房企或将继续推盘促销
- 微知财经|香飘飘无法绕地球N圈?真功夫的狗血故事?矛盾为何一触即发?
- 金融界|姚笛控股的北京橙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注销
- 全景财经|汪涵直播退货近80%!更有网红直播100%退货,监管出手
- 央视财经|狂犬疫苗一度断供 企业24小时连轴转为何还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