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名创优品“十元店” 如何对抗阿里“一元店”?

“上市是开始、不是终点 。 ”对于上市不到两周的名创优品(NYSE:MNSO)来说 , 正是活生生的写照 。
近日 , 这个“国内最大十元店”品牌爆出多个新闻:一个是正式召回此前一款问题指甲油 , 并以10倍价格赔付给购买了该款产品的消费者;另一个则是把“十元店”开到法国著名百货老佛爷的隔壁 。
“名创优品现在是一个上市公司 , 任何一件小事情都会被放大或被更多人关注 , 所以我认为我们要重新对品质进行一次定义 。 ”在27日举行的公司战略发布会上 , 名创优品创始人兼CEO叶国富宣布以个人名义出资一亿元设立“名创优品品质保障基金” , 一旦消费者购买到问题产品 , 可以马上启动这笔基金 , 先行赔付 。
10元一瓶 , 补偿召回就是100元/瓶 。 “坦白说 , 一下子拿1亿元出来 , 我内心还是很痛的 , 但不做不行 。 ”叶国富坦言 , 最近让其担心的两个事 , 一是阿里大举进军“1元店” , 而另外的一个就是品控 。
当天 , 叶国富特意穿了一对擦得光亮的新皮鞋 , “上市敲钟那天我都没穿 , 但今天我特意穿了 , 代表新的开始 。 ”
十倍补偿挽声誉
成立于2013年的名创优品 , 是一家以贩卖生活用品为主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 , 目前所售商品涵盖生活家居、电子电器、纺织品、包袋配饰、美妆工具、玩具系列、彩妆、护肤洗护、休闲食品、香水香氛、文具礼品等11个品类 , 共8000多个核心SKU 。
今年10月15日 , 名创优品正式登陆纽交所 , 定价20美元 , 总发行3040万股ADS , 连同超额配售权发行股份 , 市值达69.92亿美元 。 随着公司上市 , 名创优品的一举一动 , 尤其是品控问题再次引发外界关注 。
此前 , 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了名创优品代理的一款“一步可剥指甲油”抽检不合格 , 检出三氯甲烷含量高达589.449μg/g , 是国家标准限值0.40μg/g的1400多倍 , 后经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复检后 , 结果仍不合格 。
该消息传出后旋即引发热议 , 不少消费者对其旗下产品的质量开始产生怀疑 。 毕竟 , 名创优品被曝出质量问题已不是孤例 。 今年4月 , 标示深圳市悦华龙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MINISO雨后茉莉香水(空中花园)”(规格:30ml , 批号:A181816) , 经广州市药品检验所检验 , 检验项目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不符合规定 。 6月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 , 标称名创优品经销的一款“KaKao Friends”单耳苹果碗被检出三聚氰胺迁移量不合格 。
“之所以推出专项基金 , 一方面是从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名创优品内部监管出发 , 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醒员工始终把品质保障放在第一位 。 ”至于上述一系列品控措施将增加多少额外成本、对公司毛利率带来多大影响 , 叶国富表示“暂时没有细算” 。
招股书显示 , 2020财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 , 名创优品实现营收89.8亿元 , 同比减少4.4%;毛利润为27.32亿 , 同比增长8.8% , 毛利率为30.4% , 但净利润亏损2.6亿元 。
“希望阿里可以做好”
随着拼多多等社交电商的兴起 , 消费分层愈发明显 , 平价商品大行其道的同时 , 其质量问题也成为了消费者难言的“硬伤” 。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消费品检测中心总监段晓霞建议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 , 一是要加深对相关标准的理解 , 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生产;二是推荐使用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 , 强化竞争优势;三是要加强原材料把控 , 将问题控制在源头;四是处理好与代加工厂的关系 。
“代加工厂家按照订单要求生产的时候 , 除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外 , 同时也要严格按照执行标准的要求生产 , 在原料选择、标准适用、工艺控制、出厂选择、成品验收等方面加强管理 。 ”此外 , 段晓霞还特别提到 , 要处理好时尚与质量的关系 , 在产品功能宣传、定价方面 , 要符合实际 , 企业应该兼顾好品质、功能、品牌及价格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