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首次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启动,11位科幻作家参与


【腾讯科技|首次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启动,11位科幻作家参与】腾讯科技讯 (李海丹) “我们说他可以 。 他的工作是创作 , 而不是对人类的模仿 。 他需要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世界 , 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生命形式 。 他想知道人类是否已经适应了他创造的新环境 。 他想知道人类是否已经找到了新的家园 。 ”
人工智能可以从事创作吗?上面这段看似颇有思辨意味的对话 , 不来自哲学家 , 而是由创新工场AI文本生成模型自动生成 。 10月27日 , 首次华语科幻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项目《共生纪》正式启动 。
《共生纪》由传茂文化和创新工场联手打造 , 集结了国内新锐作家 , 聚焦人类作家与AI算法将围绕环保、人机关系、性别、文化多样性等主题 , 协同创作多篇科幻文学故事 。
《共生纪》实验邀请了11位国内新锐科幻作家参与 , 他们分别是:陈楸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18次星云奖得主、中宣部文化名家)、小白(知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贾立元(星云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分形橙子(冷湖奖、晨星奖得主)、凌晨(银河奖得主)、顾适(星云奖得主)、王元(晋康奖得主)、吴霜(星云奖得主)、张凡(钓鱼城科幻创始人、科幻博士)、王迎(新生代科幻作者)、苏洁涵(新生代科幻译者) 。
腾讯科技|首次AI人机共创写作实验启动,11位科幻作家参与
本文插图

《共生纪》所使用的AI写作程序源于创新工场 DeeCamp2020人工智能训练营中的大学生创新项目“AI科幻世界” 。 这个团队的大学生来自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 。 他们在一个多月的DeeCamp训练营期间 , 自主设计研发了AI写作程序的主要逻辑 , 开发出了一款有趣的的智能写作工具 , 并获得了本届训练营的创新赛道冠军 。
经陈楸帆等科幻作家尝试 , “AI科幻世界”已经可以输出语法上非常通顺 , 同时拥有一定文学表现能力的段落 。 这种人机共同写作的过程对人类思维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 AI程序的输出也常有惊人之笔 , 例如具有科幻风格的叙事段落:
“我觉得自己是一只被人从坟墓里面拉出来的兔子 。 一个声音叫道:你在这里干什么?我抬起头 , 看见一个巨大的 , 浑身透明的身影 , 正站在我的头顶上方 。 我知道这只是幻觉 。 因为在这个空间里 , 不可能有另外一个人 。 ”(由创新工场 AI 文本生成模型自动生成)
或者具有浪漫意味的抒情段落:
“她低着头 , 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 在梦中 , 我们互相凝望 , 双方都在笑 , 随后 , 她的双唇轻轻吻我的嘴唇 。 那一天 , 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 梦里我和她一起在蓝天下散步 。 风把我们的头发吹得很长 , 我们走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 , 那风景真是美不胜收 。 ”(由创新工场 AI 文本生成模型自动生成)
创新工场AI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认为 , AI算法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前所未有的 , 关乎科学逻辑、语言本质、文本规律的镜子 。 “人机共创这种全新的体验在前沿科技与文艺创作两个维度都具有重要的探索和实验价值 。 科技思维与文艺思维的碰撞 , 提供了一种探寻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之间的边界与交集 , 展望人类未来各种可能性的前沿视角 。 ”
基于上述考虑 , 传茂文化和创新工场决定联手举办《共生纪》项目 。 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 , 人机共创实验使用更多的数据、更智能的算法 , 但目标并不是写出更好的作品 , 而是打破边界 , 展开对话 , 实现人与机器的动态交互 , 让思想碰撞与流动 。
“AI人机共创不仅仅是文字型创作 , 接下来会是图像、音乐等更多可感可触的艺术形式 , 带来全感观、沉浸式、多维度的创作体验 。 我们想通过一个实验 , 一场游戏 , 一次观念上的冒险 , 以想象力为信仰 , 以对话为方法 , 打破所有的边界与原有的知识分类 , 追寻生命、宇宙与美的意义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