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钤的讲堂|为何华为挖空大山放置服务器,而微软将其沉入海底,谁更胜一筹?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 , 几十年间诞生了一大批行业巨头 , 如今互联网用户数量正呈逐年递增趋势 , 为了支撑庞大用户数据 , 很多公司就不得不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 , 数据中心是由大量服务器构成的 , 一般而言数据中心储存地点必须安全可靠 , 便于随时维护 , 因此服务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
本文插图
互联网产业园
由于服务器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都在处理着各种各样的数据 , 这也就导致服务器会产生大量热量 , 服务器工作的理想温度为20-22摄氏度 , 温度过高会导致设备故障频发 , 据悉有近11%的服务器故障都是由高温引起的 , 因此服务器有效散热成为了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 。 面对这一问题 , 远在大洋彼岸的微软公司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就是将服务器“沉入”海底 , 微软的这种尝试主要是为了降低散热成本和环保 , 利用海洋自然冷却能力 , 打造一个低耗能的绿色数据中心 。
本文插图
大型服务器
微软方面曾表示 , 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都生活在距离海岸线150公里范围内 , 但是该区域土地、人员成本较高 , 为了让网络变得流畅 , 服务器安放位置不能距离太远 , 因此海洋成为了最佳选择 。 为了实现“海洋数据中心”目标 , 微软公司在2014年启动了名为“Project Natick”的项目 , 为了探索项目可行性 , 把近300台服务器放置于钢制密封舱内 , 并在密封舱内部安装了上百种传感器 , 然后将其沉入海底 , 通过传感器得出的数据显示 , 首次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本文插图
微软“Project Natick”项目
为了进一步验证方案可靠性 , 微软找到了潜艇制造集团 , 利用现有的军用潜艇技术 , 专门为服务器量身打造了密封舱 , 舱内服务器可通过冷热交换器将舱内高温海水和低温海水循环交替 , 最终实现散热 。 解决了一切问题之后 , 微软在2015年8月将第一台数据中心原型机沉入了海底 , 但是即便做得很周到也还是引起了一片质疑声 , 认为其破坏了当地海洋生态系统 。 当首台数据中心在海底运行100多天被成功打捞上来后 , 传感器显示周围海水温度只升高了千分之一 , 对海洋生物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 因此试验获得成功 。
本文插图
natick项目第二阶段下海
有了成功经验 , 微软公司在2019年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 将装载有864个服务器的密封舱沉入约35.6米海底 , 该密封舱长度超过12米 , 直径达到了3米多 , 这次试验主要是想验证海底数据中心经济性和持续性 , 因此计划在海底运行长达5年时间 , 项目一旦成功 , 未来将会建立更多类似的“海底数据中心” 。
本文插图
密封舱
目前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在寻找服务器安装的最佳位置 , 一般数据中心选择需要考虑几大因素 , 包括气候、电力供应、部署距离等等 , 一个大型互联网公司往往会选择多个地点建设数据中心 , 但是在贵州地区有一个地方吸引了很多大公司建设数据中心 , 这就是贵安新区 , 像华为、苹果、微软、中兴等都在此建设或计划建设数据中心 , 在贵州的众多数据中心 ,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华为七星湖数据中心 , 可以说为了建设该数据中心直接将一座大山挖空了 , 面积超过了40万平方米 , 可以容纳超过60万个服务器运行 , 贵州互联网并不发达 , 为什么会得到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青睐呢?
推荐阅读
- 手机|千元5G手机普及为何迟来?供应链和芯片短缺,还要再等3个月
- 军程科技|无货源商家为何纷纷从淘宝拼多多退出,转战抖音小店?原因曝光!那做电商,晓晓为什么会建议大家做无货源模式呢?无货源模式都在哪些平台
- 美食科技资讯|友商都上16G,华为手机为何一直用8G内存?网友:效仿iOS
- |优质内容和创作人不断涌现,科普为何越来越“香”?
- 向南向东看|美国科技如此发达,为何不发展高铁,是经济还是技术原因?
- 深潜atom|从农民到首富,碧桂园掌门为何对卖菜情有独钟?
- 上游新闻|下单七分钟后收货,今年“双十一”快递为何如此快?
- EasyNVR|EasyNVR为何需要跨域?为什么不能单纯的从前端来解决跨域问题?
- 华为|传1000亿元出售荣耀:华为为何卖,接盘者为何买?
- 英特尔|一分钟回顾第三场发布会 苹果为何当场“甩了”英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