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杂志社|贾 想:?细节的诗学与虚构的嬉戏 | 评论者说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贾 想:?细节的诗学与虚构的嬉戏 | 评论者说
青年作家杂志社|贾 想:?细节的诗学与虚构的嬉戏 | 评论者说
本文插图

[作者简介]
贾想 , 原名贾国梁 , 涉猎评论、诗歌与小说;作品及评论见《南方文坛》《小说评论》《诗刊》《青年文学》《青春》等刊;现居北京 。
【评论者说】
细节的诗学与虚构的嬉戏
贾 想
马云鹤和岑攀的小说 , 分别在细节和虚构技巧这两个层面 , 给了我久违的新鲜感 。 说新鲜 , 是因为对比当下普遍早熟的青年作品 , 这两人的文字有稚气未脱的实验意味 。 说久违 , 是因为我所说的新鲜并非前无古人 。 每一代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身上 , 都有这样一股子新鲜的气息 。 这股气息来自于小说背后纯粹的艺术冲动 , 而不是功利冲动 。
阅读马云鹤的《山海关》过程 , 我视为一次穿过雾中风景的过程 。 我跟随作者蒙太奇一般的叙事镜头 , 在浓雾中一点点逼近事物的脸 , 一个个辨认 , 然后又一次次离开 , 重新陷入语言的大雾 。 当我彻底离开雾中世界的那刻 , 得到了什么?应该是一幅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中年“冷风景”——印象派的“冷风景” 。 正如张岱对湖心亭的印象 , 我的印象 , 也惟一痕、一点、雾中人两三粒而已 。
一痕、一点、两三粒 , 即小说的细节 。 在《山海关》中 , 不存在连续性的、戏剧性的情节;突出的 , 是数不胜数的精确细节 。 细节越具体 , 整体结构就越漫漶 。 细节晕开了 , 情节就混淆了 。 如果说 , 情节是人与事物的运动所形成的 , 那么 , 细节就是人与事物静止时 呈现的状态 , 是作者通过发达而细腻的内外感官——色受想行识 , 捕捉到的美 。 时间在细节这儿停止了 , 作者沉迷在对于一种气味、一道铁锈、一丝声响的“全息形容”当中 , 正如蜜蜂沉迷于蜜 。
这蜜 , 一方面是语言的蜜 , 也就是修辞的美;一方面是私人情绪分泌的蜜 , 也就是作者的美 。 沉迷细节 , 也许是一种语言意义上的自恋 。 这让我回忆起阅读郭敬明和早期张悦然的体验——一种“甜”的体验 。 当然 , 更确切地说 , 马云鹤的语言是一种“冻住的甜” , 兼顾精确的形状和克制的抒情 。
如果存在一种艺术的“味觉学” , 那么 , 抒情诗可以说是“甜”而“酸”的(波德莱尔之后可以说是“酸”而“涩”的);小说则无味不包 , 是“五味杂陈”的 。 从时间的角度看 , 诗着眼于“时间的凝固物”——意象 , 因此是静态的、抒情的 , 是“点的美学”;小说起源于史 , 也就是时间的流动 , 因此是动态的、叙事的 , 是“线的美学” 。
我由此辨认——既是对内容的辨认 , 也是对美学风格的辨认——《山海关》表面是小说 , 灵魂却是抒情诗 。 小说涉及的细节:童木、氧化层 , 其实是属于一个隐喻轴上的联想物 。 所以 , 事物没有动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 , 只是“加深”了自己 。 故事中那些弥散的细节 , 是围绕凡士林、赛车轰鸣声、铅块、蝉、宝塔这一系列意象运转的 。 小说因此形成了一种“星系”结构 , 其中囊括诸多围绕意象运转的“修辞的恒星系” 。 我曾经总结过青春写作的一个突出特质:“拜意象教” 。 这篇小说也不例外 。
细节(意象)为什么会令作者沉迷 , 也令读者流连呢?我试着提供一种阐释:所有情节都是奔跑的 , 但奔跑的尽头 , 无外乎人生的死和时间的无 , 情节的命运是悲剧性的 。 这时候 , 能静止时空的细节就是喜剧性的 , 就是一种拯救的力量 。 细节拼尽全力 , 拖住了情节朝深渊飞奔 , 拖住了一个去意已决的故事 , 造成了一瞬间春龄永驻、年岁冻结的“永生假象” 。 这就是细节的诗学 。 细节的诗学 , 就是时间的诗学 。
深谙细节诗学的小说家 , 当数张爱玲 。 在张爱玲艺术之手的摩挲中 , 日常生活中的俗物(《色戒》中的大钻石) , 可以突转成为圣物 。 摩挲的手势 , 突然成为一种祭礼 。 “艺术的摩挲” , 让一切经手之物散发出内在的光晕 。 然而 , 和张爱玲的摩挲相比 , 马云鹤的摩挲 , 还没有让事物(比如那罐凡士林)散发出一种公共的、情感的、意义的光晕 , 而只是散发出一种私人的、情绪的、美的光晕 。 这种光晕是不可对话、难以扩散的 , 因此只能是一种质数型的孤独光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