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腾讯不需要复制下一个抖音( 二 )
紧接着 , 我们还看到了以抖音为基本盘的字节跳动业务版图不断扩展 。 把现阶段总结为短视频的巅峰时期并不为过 。 但这个过程里 , 已经出品了十几款短视频的腾讯很少出现第一梯队里 。 有媒体偶尔戏称 , “腾讯或许没有做短视频的基因” 。
在视频号开放直播以及直播带货之后 , 腾讯终于做出了一款从功能、业务逻辑和量级上“最接近抖音”的闭环产品 , 这是不是腾讯在短视频的“最后一搏”?腾讯能够复制出下一个抖音吗?腾讯需要复制出下一个抖音吗?
2
腾讯不需要复制下一个抖音 , 但你在每个流量入口都可能能碰见腾讯
打开腾讯视频的【热点】、打开微信看一看的【热点视频】、打开小程序【看一看+】、打开微视、打开抖音、打开快手、打开微博视频……打开任何一个短视频 , 他们都是相似的:刷不完的信息流 。
现在 , 每一个短视频产品背后都有他们号称的“算法” , 把你感兴趣的/潜在感兴趣的推送给你 。 打开了 , 你就很难退出来 。
这是当下的短视频最大的特点 。 腾讯虽然有十几款短视频在市面上 , 但从产品形态和内容来看每一款他们都像“抖音” 。
腾讯内部PK激烈是出了名的 。 传闻 , 微信诞生之前 , 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 , 而且产品名都叫微信 , 谁赢了就用谁的 。 就连是搜索的算法团队 , 都分了好几个 。 现在 , 在短视频上亦然如此 。
赛马机制下 , 腾讯内部各自的团队都在做各自的短视频 , 且互不相通 , 各自为营 。 所以你会看到 , QQ短视频、QQ直播、微视、微信小程序的短视频以及微信小程序的直播 , 以及现在的视频号和它的直播等 。
腾讯做短视频与抖音、快手的逻辑不同 。 抖音、快手的一级入口便是短视频 , 在短视频的基础上再往外累加功能 , +社交、+电商等 。 腾讯 , 无论是QQ还是微信去做短视频 , 一级入口是社交 , 与其说做短视频 , 不如说是通过短视频留存和刺激原来的这些用户 。 而至于2013年已成立的微视 , 为什么落后于抖音和快手 , 已经有许多文章分析:定位、来回的调整业务团队以及错过的时间窗口 。
快手的早期投资人 , DCM的中国董事合伙人林欣禾去年的一次分享会上谈快手的产品逻辑 。 宿华告诉他 , 最初的快手只有8秒 , 超过8秒内容制作门槛就会提高 , 而且8秒的时长限制让专业的制作者很难发挥 。 就像当初微博的 140 个字 。 而快手要做的也是普通人的平台 。
林欣禾又问宿华 , 他的司机在快手发视频为什么完全没人点赞 。 宿华的回答是 , 因为他年纪太大(40多岁)了 , 不是快手的和核心客群 , 快手不会分配流量给他 。 当时的核心客群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 , 而同年龄段的用户让他们有更强的社区认同感 。
同样的逻辑放在抖音上也行得通 。 也即是 , 它们是从0到1去做一个短视频产品 。 有了一定的用户群体 , 再扩大到其他群体 , 然后不断叠加标签和功能 , 做出不同圈层和社区 。
腾讯则不然 。 无论是QQ还是微信 , 这些社交产品都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用户最大的平台 。 12亿人在上面 , 上面早已有了无数个“朋友圈” 。 众口难调 , 非一款产品而满足 。 这也是为什么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 , 腾讯的短视频产品那么多 , 那么“散” , 那么“乱” 。 你很难给“腾讯短视频”一个明确的定位 , 而你可能会在每个流量的入口碰见腾讯的产品 , 无论是它自己出品的 , 还是它投资的 。
比如 , 去年上线的看一看欢乐频道小程序(后更名为“看一看+”) , 主打的是银发用户群体 。 在今年8月Mobilequest的小程序报告里 , 它是用户增量前5 , 从数千万月活跃用户增长至今年的2.2亿 。 小程序的直播则在年初的微信公开课后就有了 , 但那主要是为商家做增值服务的 , 非娱乐型的直播 。 而现在 , 微信视频号推出 , 有了“潘乱们”所说的——“终于有适合我们看的直播了” 。
推荐阅读
- 爱奇艺,腾讯|网综换玩法 腾讯爱奇艺试水“双打”
- 扫黄打非|腾讯旗下“全民K歌”涉黄被责令整改
- 京东|BATJ的江湖:腾讯称雄文娱,阿里京东逐鹿电商物流
- 腾讯|“收割者”:腾讯阿里的“20万亿帝国”
- 特斯拉|腾讯押注"天空版特斯拉" 电动"飞车"离我们不远了?
- |媒介360互联网趋势周报|腾讯Q3财报 OPPO可伸缩手机
- 腾讯科技|特斯拉CEO马斯克称他感觉“很正常”,目前没有症状
- 腾讯|一万台华为顶级旗舰面市!最高售价3万元,曾被评为最佳理财产品
- 腾讯|企业软件的“长期主义”投资
- 腾讯|腾讯举办科学脱口秀X-Talk,聚焦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