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古代百官上朝时手拿的木板用途很大,清朝人却因为这个原因弃之不用
在很多讲述古代历史的影视剧中 , 尤其是关于唐朝、宋朝等历史的剧中 ,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文武百官整齐的分列在朝堂两边 , 每人手中端着一块板子 , 而且还总是盯着这块板子 。 那么很多人就会感到好奇了、大臣们手里拿的这个板到底是什么、到底有什么用呢?今天一点悦读就和大家聊一聊这方面的历史知识 。
本文插图
因为是古代官家所使用的东西 , 所以这个板有一个很不错的名字 , 叫笏板 , 当然有时候它也会被形象的称为手板、朝板或者玉板 。 那么什么是笏板呢?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解释说∶"笏 , 忽也 , 备忽忘也 。 ”说白了 , 笏板就相当于现在我们使用的备忘录或者记事簿 , 只不过古代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这个记事簿罢了 。
本文插图
关于笏板的起源、材质和大小
据记载笏板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成了官员们的办公工具 , 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可以书写的纸张 , 所以笏板一般情况下多由竹木制作而成 , 并且其他人员也可以把它当成备忘、书写工具来使用 , 并不是官员们的专用品 。 直到纸张出现并普及以后 , 这种笏板才逐渐成为官员们的专用办公工具 。
本文插图
用来制作笏板的原材料主要有竹木、玉器、象牙等几种 。 唐朝以前、官员们使用笏板还不区分身份等级、官品大小 , 到了唐朝武德四年以后 , 便开始形成了一种官员使用笏板的规定:以五品官员作为界限 , 五品及以上使用象牙制作的笏板 , 而五品以下则只能使用竹子做成的笏板 。 到了明朝的时候 , 笏板的使用再次发生改变 , 规定五品及以上使用象牙笏板 , 而五品以下的官员干脆就不让拿了 。
本文插图
关于笏板的大小、史料中也有明确的记载 , 《礼记》中说“笏长2尺6寸 , 中宽3寸” , 古代一尺的长度在不同时代均不相同 , 以唐朝为例、当时一尺约合30厘米、所以唐朝官员使用的笏板大约长70多厘米 , 宽10厘米左右 。 由此看来、古代官员使用的笏板是个很大的家伙 , 一些历史剧中袖珍版的笏板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本文插图
关于笏板的功能作用
前边已经提过笏板的主要作用是备忘 。 这里的备忘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 一个是备忘自己想要上奏的事情;另一个就是备忘皇帝下达的旨意或者命令 。 大臣们上朝之前 , 会把自己要在朝堂上向皇帝上奏的事项记录在笏板上 , 以防止在朝堂议事的时候出现了疏漏 。 同时、皇帝有时候也会下达旨意或者命令 , 为了防止遗忘 , 大臣们也可以把这些要点记录在笏板上 。 有点我们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的意思 。
本文插图
除了备忘之外 , 笏板还能起到一个礼仪的作用 。 古代皇帝高高在上 , 他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威严和权威 , 给臣民们一种神秘之感 , 所以即使是可以入朝议事的中央官员 , 也不能随便挺直了腰、高抬着头去看皇帝的真容 , 这既是皇帝权威的体现 , 也是臣子对君上的一种尊敬 。 所以这个时候、大臣们就可以用笏板遮着自己的脸 , 即使是奏事的时候也只需要眼睛盯着笏板看就可以了 。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中年|人脸识别,要方便更要安全
- 中年|把现场搬到“线上”将服务落到实处 创新交管模式
- 中年|“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在福建泉州启动
- 中年|北约局势愈加紧张,英国暂时召回驻白俄罗斯大使
- 中年|兴化沙沟举行金秋美食文化节“水上人家”美食吸引八方游客
- 中年|全球饮茶风尚兴起 你真的了解袋泡茶吗?
- 中年|我市大力提升工业固废利用水平
- 中年|斯柯达研发手机应用协助诊断故障,成功率高达90%
- 中年|龙会不会藏在深海里,所以至今还没有被人发现?
- 中年|顺利终孔!莱州西岭金矿勘探钻探进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