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般若寺|佛学基本知识——详谈五蕴( 四 )


(2)六识了别的作用: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 。 比如有一堆颜色 , 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 , 那叫做了别 。 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 , 那叫做分别 。 在举一个例子 , 你看这个白板 , 上面写这黑字 , 当你的眼睛在看时 , 眼识在那边作用 , 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 。 过后 , 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 , 把它联系起来 , 才发现里面的内容 , 这就是分别 。 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 , 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 , 我们只要看一下 , 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 。 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 , 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 。 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 。 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 , 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 , 在那儿一念一念的作用 。 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 , 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 , 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 。 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 , 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 , 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 , 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 , 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 , 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 , 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
因为了别很快 , 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 , 很难感受到 。 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 。 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 , 心念的觉悟不够快 , 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 , 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 , 那是了别 。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 , 举个例子来说 , 当我们讲到六根 , 六尘 , 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 , 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 。 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 。 请大家坐好 , 闭上眼睛 , 随我默念:‘阿--弥--陀--佛 。 ……’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 。 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 。 同样的 , 眼睛看到颜色 , 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 , 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 , 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 , 所知道的是声音 。 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 , 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 , 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 , 当我们念‘阿’的时候 , 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 , 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 , 我们的眼识 , 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 , 此即是识 。 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 , 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 , 我们还有第七识 , 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 。 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 , 称为阿赖耶识 。 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 , 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 , 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 。 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 , 翻译成中文称为意 , 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 , 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 。 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 , 所以被称为意根 。 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 , 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 , 所以称为意识 。
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五蕴中的色蕴 , 分为内色与外色 , 就是根与境(尘) 。 尘是所知道的境 , 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 。 心与境接触的时候 , 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 。 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 , 心、境接触之后 , 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 。 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 。 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 。 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 , 此既是所谓的想 。 我们安立名言后 , 加上烦恼 , 就生起善、恶之心 , 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 , 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 。 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