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美元存储芯片战争的背后:长江存储如何打出“致钛”这张牌



|千亿级美元存储芯片战争的背后:长江存储如何打出“致钛”这张牌
本文插图

集微网(文/小如) , 2020年 , 成立4年的长江存储 , 迎来了首个自主品牌 。
8月28日 , 长江存储正式发布SSD品牌 “致钛” 。
9月10日 , 长江存储旗下“致钛”推出两款基于 Xtacking 架构的SSD产品——PCIe接口PC005 Active和SATA接口SC001 Active 。
绕开海外技术壁垒 , 自研Xtacking 架构
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 , 我们可以得知 , 致钛品牌固态硬盘是基于Xtacking架构的3D NAND技术的首款消费级固态硬盘产品 。
全球存储器市场是一个千亿美元量级的市场 , NAND Flash是市场规模仅次于DRAM的存储芯片 , 2019年市场规模为460亿美元 。
然而在NAND Flash市场中 , 三星、东芝、镁光、SK海力士、西部数据、Intel这六家原厂长期垄断着全球99%以上的份额 。
此外 , 国际大厂持续引领着3D NAND技术研发 , 形成了较为厚实的技术壁垒 。
在此背景下 , 跟上国际步伐 , 加快技术演进节奏就显得尤为重要 。
而通过自主研发的Xtacking 架构 , 长江存储得以绕开海外龙头专利壁垒 。
Xtacking技术是长江存储在3D NAND闪存架构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 2018年 , 长江存储成功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 NAND堆叠技术——基于Xtacking架构的3D NAND技术 。
此项技术将NAND传输速率提升至DRAM DDR4相当的水准 , 同时使存储密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 这对NAND行业来讲将是颠覆性的 。
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 , 在2019年9月 , 长江存储宣布已开始量产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 。
长江存储 64层3D NAND闪存作为全球首款基于Xtacking架构设计并实现量产的闪存产品 , 拥有同代产品中最高的存储密度 。
当月 , 长江存储宣布将在其第三代3D NAND闪存中应用Xtacking 2.0 。
|千亿级美元存储芯片战争的背后:长江存储如何打出“致钛”这张牌
本文插图

【|千亿级美元存储芯片战争的背后:长江存储如何打出“致钛”这张牌】今年4月13日 , 长江存储宣布其128层QLC 3D NAND 闪存(型号:X2-6070)研发成功 , 并已在多家控制器厂商SSD等终端存储产品上通过验证 。 作为业内首款128层QLC规格的3D NAND闪存 , 长江存储X2-6070拥有业内已知型号产品中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最高I/O传输速度和最高单颗NAND闪存芯片容量 。
十年饮冰 , 长江存储的前世今生
尽管三星、镁光和 SK 海力士和东芝等几家厂商基本垄断了全球的NAND Flash市场供应 , 但中国闪存芯片制造业也正在崛起 , 且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
2016年 , 长江存储应运而生 。
|千亿级美元存储芯片战争的背后:长江存储如何打出“致钛”这张牌
本文插图

2016年7月26日 , 武汉新芯与紫光集团联手 , 长江存储正式成立 。
公司注册资本分两期出资 , 一期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国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 并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新芯)的基础上建立长江存储 , 赵伟国任长江存储董事长 , 武汉新芯将是长江存储的全资子公司 。 二期将由紫光集团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
长江存储将以武汉新芯现有的12英寸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能力为基础 , 继续拓展武汉新芯目前的物联网业务布局 , 并着力发展大规模存储器 。
武汉新芯是于2006年由武汉政府出资100亿元新建的半导体代工厂 , 2008年开始量产 。
2014年10月 , 武汉新芯3D NAND闪存项目正式启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