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OTA频发的“大数据杀熟”,想要治你不容易?
【脑极体|OTA频发的“大数据杀熟”,想要治你不容易?】
九月初的时候 , 因为对国庆假期比较期待 , 一来本着“假期机票紧张”的想法 , 一来有着机票“越早定越便宜”的心理 , 便早早地在某宝旗下的某猪预定了全家往返的机票 , 后面就是一心等着假期到来 , 合家欢出游了 。
正好最近看到了文旅部出台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 , 预计在10月1日正式执行 , 其中第十五条的规定就是“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侵犯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 这一条也就是剑指我们常说的“大数据杀熟” 。
本文插图
“大数据杀熟” , 可能我们都并不陌生 , 我们自己就可能亲身经验或者身边有人经历 。 比如 , 自己打开的商品页面的价格要比别人贵 , 自己叫的车比朋友叫的车多出几块钱 , 自己经常订的机票、酒店的价格要比新手高出不少 。
为什么称为“杀熟” , 就是这些互联网电商、OTA平台对你越了解 , 就越知道你的价格承受度和是否有比价习惯 , 一旦认定你是价格不敏感用户 , 就会很容易对你下手 , 反而是新用户 , 这些平台为了留存还会给予一定的优惠 , 当然也留出一段“养熟期” 。
在这条规定的启发之下 , 我又打开某猪的机票订单 , 发现返程的机票已经大幅下降20% , 但刚刚我的退票手续费也是20% 。 即便我退票再买 , 还是花一样的钱 , 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
至于这一“跳价” , 是否属于航空公司的正常降价 , 还是平台方的“大数据杀熟” , 我还需要再去咨询 , 我们需要先说回这一规定 。
很多人认为规定一出 , 就能对“大数据杀熟”进行有效的遏制 。 但显然 , 对于“大数据杀熟”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论 , 一面是众多互联网用户亲身体验到的“大数据杀熟” , 一边是各大平台纷纷坚定地否认自己存在“大数据杀熟” 。
由于平台和用户之间有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优势 , 并且声称遭遇“杀熟”的用户难以举证 , “大数据杀熟”其实处在一种难以名状的“薛定谔的猫”的状态 , 到底有没有“大数据杀熟” , 《规定》能否遏制这一乱象 ,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需要我们认真地聊一聊 。
“薛定谔”的大数据杀熟
国人真正开始关注“大数据杀熟”是在2018年 。 大量电商平台、生活服务、网约车、OTA在线差旅服务、视频、电影订票类互联网平台都纷纷被曝出存在疑似“大数据杀熟”的案例 , 其中OTA平台问题最为严重 。 因为事关无数互联网消费者的钱袋子 , 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和质疑 。
这时人们才惊觉 , 原来大数据不仅能造福社会 , 还非常善于“作恶” , 而这些互联网平台对于这些“忠心耿耿”的老用户 , 不仅没有给予更多的福利和优惠 , 反而是利用用户的信任和信息不对称去“薅羊毛” 。
本文插图
当时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 , 一个平台用户长期在该网站预订价格在380—400元之间的酒店房间 , 而用朋友账号查询 , 同一房间却显示为300元左右 。 也就是该用户属于网站的老客户 , 可能被网站标记为“价格不敏感”的粘性客户 , 那么自然就不享有平台的任何价格优惠 , 甚至可能还承受了涨价后的价格 。 而他的朋友则属于低频预定甚至是新注册的用户 , 平台则给出了一定的优惠价格 。
也有媒体报道 , 一位北京的周女士准备带家人去海南度假 , 为节约路费 , 从一个月前就在某OTA平台开始关注机票价格 , 结果多次搜索后 , 机票价格比最初价格贵了1000元 , 而朋友去预定同天同一趟航班的价格却比自己低几百元 。 除去考虑机票数量减少而导致的价格变动 , 那么这位女士也很可能因为平台发现她的强出行需求后被“套路”了 。
推荐阅读
- 中关村在线|OTA升级狂魔带来惊喜 魅族17性能和影像体验报告
- |PS5 官方拆解视频发布:豪华散热,内置 M.2 硬盘位
- 一同去旅行|浅谈目前OTA行业的发展前景
- 界面新闻|接入机票、酒店、打车服务,12306想成为下一个OTA巨头?
- 宿漫帮酒店OTA代运营|酒店OTA代运营实操 加入大众点评必住榜 订单滚滚来
- 那年初夏|微信大于25M视频发不了?其实改个后缀名就能发,这下学到了
- |企业上网行为管理,用什么软件?
- 驾驶|百度Robotaxi启动全无人驾驶测试
- 脑极体|芯片破壁者(十四):硅谷“摩西”肖克利和他的半导体实验室
- 小红|小红书兴趣类视频发布量播放量一个月内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