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白衣执甲护人民,山河无恙悄然归( 二 )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段短视频 。 视频中 , 一位护士蹲在卫生间呕吐 , 因为空间狭窄 , 护士长只能站在门口关心她 。 她叫沈雪 ,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一位90后的呼吸科护士 。 1月29日中午 , 由于前一天下夜班后没有休息好 , 沈雪走进病房没多久就感觉头有些昏沉 , 坚持工作了一段时间后 , 缺氧带来的呕吐感一阵强过一阵 。 这时 , 一位50多岁的患者需要打留置针 , 患者的血管很难找 , 作为操作能手的沈雪强忍着身体不适 , 屏神定气 , 一针见血 。 处置成功后 , 沈雪立刻冲出病房 , 脱下防护服就直奔卫生间……
第二天 , 沈雪再次申请回到“红区”病房 , 她在微信中说:“一个护士最幸福的 , 就是能为患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儿 。 ”
时常劝慰战友保重身体 , 可轮到自己时 , 却又往往不由自主地想为这场战疫拼尽最后一丝体力 , 这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是一种常态 。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白衣执甲护人民,山河无恙悄然归
文章图片

在武汉火神山医院 , 重症一科医护人员紧张忙碌(2月24日摄) 。 新华社发(王皓宇 摄)
凌晨 , 宋立强快速敲击着键盘 , 《现有条件下救治过程的不足和思考》一文如涓涓细流从他脑中缓缓浮现在电脑屏幕上 。 出征武汉以来 , 他一边争分夺秒救治病患 , 一边加班加点摸索总结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 。 这一天 , 是他的50岁生日 , 同为军医的妻子李妍给他发来祝福短信 , 宋立强有感而发:“五十知天命 。 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天命 。 ”
本该在3月份退休的护士长李晓莉 , 仿佛忘了自己打过的退休报告 , 每天激情满满地战斗在“红区”一线 。 一天早上 , 李晓莉起床后感觉身体很不舒服 , 趴在电脑前休息了一会 。 “差点就想不进了 , 后来想想实在不放心 。 ”那次 , 她嘴里含着几片速效救心丸 , 和往常一样走进了“红区”……
在请战书中 , 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不计得失 , 无论生死” 。 在前线的每一次忘我冲锋 , 生死自然多已置之度外 , 而他们也确实在实战检验中证明了“不计得失”的赤诚 。 医疗队队员中 , 许多都是原来单位的科室主任、护士长 , 而来到前线的新岗位 , 他们任劳任怨 , 尽忠职守 。 来自战略支援部队某医院的科主任盛华 , 在前线和自己科里的年轻人一样 , 干起了阔别十几年的管床医生;某医院门诊部护士长董红娜 , 来到前线后干起了洗消员 , 后期还慢慢变成了贴心的“清洁工” , 开发出许多新“技能”……
在外人看来 , 岗位变化了 , 心中难免有些落差 。 可他们自己却很坦然 , “无论被组织分配到什么岗位上 , 干好就是了” 。
没有私心杂念 , 不计个人得失 , 一心为了打赢 , 一心为了践行人民军医的光荣使命 。 因为在他们心中 , “我是个医生 , 来了就是要救人的 。 ”
(三)
“零感染 , 打胜仗” , 这是前线医护人员们常说的一句话 。 军队医护人员不仅有敢打必胜的勇气和毅力 , 更有战胜病毒的技艺和底气 。
陆续抵达前线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 , 汇聚了全军各大医院的精兵强将 , 许多一线专家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声名远播的领军人才 。 他们中 , 有的在边境作战的连天炮火中救死扶伤 , 有的在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成功救治全球第一例患者 , 有的在抗击埃博拉时第一个走进感染病房……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白衣执甲护人民,山河无恙悄然归
文章图片

2月9日 ,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始接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 下午 , 从武汉市定点收治医院转诊而来的重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 陆续抵达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科 。 图为进行转诊交接 。 范显海 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