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就业,各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记者观察)( 三 )

(本报东京电)

马来西亚

发展零工经济鼓励灵活就业

本报驻泰国采访人员林芮

35岁的西蒂最近成为马来西亚Grab网约车平台司机 , 开始了“零工”生涯 。 “现在我每天收入300林吉特(1林吉特约合1.66元人民币)左右 , 比以前上班时的固定收入少一些 , 但可以自由调整工作时间 , 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 ”

马来西亚实施防疫“行动管制令”期间 , 市场需求减少 , 不少企业陷入困境 , 一些全职员工被迫无薪休假、减工减薪甚至被裁员 。 在这一背景下 , 零工经济趋于常态化 。 “疫情防控期间 , 马来西亚劳动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 将推动零工经济快速发展 。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魏家祥表示 。

零工是指持续时间不确定的工作 , 主要包括自由职业者、独立承包商和兼职员工等 。 雇零工可以提高组织灵活性 , 降低经营成本 。 近年来 , 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零工工作成为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民众的择业选择 。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院副院长穆罕默德·法兹利指出 , 随着智能手机和数字平台的兴起 , 零工工作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 , 除了人们熟悉的送餐服务外 , 许多专业工作也可以以零工方式进行 , 如法律咨询、文案撰写等 。

灵活的就业方式、多元的就业渠道 , 让零工经济被视为推动经济复苏、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之一 。 马来西亚政府6月推出规模达350亿林吉特的“短期经济振兴计划” , 其中为零工平台从业人员补助5000万林吉特 。 “马来西亚目前已有超过2.3万名外卖配送员 , 超过16万名网约车司机 。 未来5年 , 零工工作者可能会占总劳动人口的40%以上 。 ”马来西亚律师公会前主席拉古纳表示 。

从业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 , 零工工作者的社会保障立法成为当务之急 。 据拉古纳介绍 , 目前马来西亚主要劳动法《雇佣法令》规定了劳动者应获得的基本保障 , 如最低工资、公共假期、年假、遣散条规等 , 但只适用于全职雇员 。 他认为 , 政府应制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平台抽成比率等保障零工权益 。 马来西亚蒙纳士大学人文社科院高级讲师梁美美建议 , 可以将零工纳入“雇员”类别 , 以享受加班补贴、带薪休假等权益 。 马来西亚统计局局长乌兹尔近日表示 , 马政府将采取措施促进零工经济发展 , 并为零工工作者提供社会保障 。

不少专家指出 , 随着通信技术进步、远程办公和共享工作空间日趋普及 , 零工将成为未来重要劳动模式之一 。 从业者只有强化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 , 才能拓宽职业选择范围和发展空间 。

(本报曼谷电)

俄罗斯

搭建对接平台增加实践机会

本报驻俄罗斯采访人员屈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