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心Autobit|冲击5000亿市值,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近忧和远虑( 二 )


5个月后 , 宁德时代完成总计为197亿人民币的募资 , 其中高瓴资本和本田领投 , 两家分别认购了价值100亿元及37亿元的股本 。
本田此举拿到了宁德时代1%的股份 , 加上此前的电池供应合作 , 二者关系更为紧密 。
拿到这笔资金 , 宁德时代将大力扩建电池生产线来应对不断增加的订单 。
以四川宜宾的动力电池项目为例 , 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 用地约1000亩 , 计划建设年产能30GWh的动力电池生产线 。
项目分两期建设 , 项目一期总投资45亿元 , 建设年产能15GWh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二期总投资55亿元 , 建设15GWh动力电池生产线 。
汽车之心Autobit|冲击5000亿市值,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近忧和远虑
本文插图

仅仅宜宾动力电池项目的年产能总额 , 已经接近于宁德时代2019年在中国市场31.71GWh的总装机量 。
看上去 , 宁德时代接下来的发展应该是畅通无阻 , 可以高枕无忧了 。
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 宁德时代也有诸多「隐忧」 。
宁德时代的「隐忧」
在大订单、高额融资以及产能大规模提升的光鲜表面下 , 宁德时代所处的动力电池产业其实也波涛暗涌 。
从2017年宁德时代登上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宝座 , 而今年上半年 , 宁德时代的冠军宝座被韩国的LG化学抢走 。
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 , LG化学的总装机量为10.5GWh , 同比上涨82.8% , 市场份额为24.6% , 位居第一;
宁德时代排在第二 , 其总装机量为10GWh , 同比下降28.1% , 市场份额23.5%;
第三位的松下电机的总装机量为8.68GWh , 市场份额20.4% 。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 , 竞争激烈 , 王冠易失 。
而另一方面 , 越来越多的车企倾向于采取选用多家电池供应商的策略 , 拒绝「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宁德时代的客户中 , 老朋友华晨宝马在今年7月选了亿纬锂能作为电池供应商 。
大众则斥巨资入股合肥的国轩高科 。
奔驰新增选择了孚能科技 , 并以9亿元入股后者 。
国内的北汽、广汽则也转向与孚能科技和中航锂电进行重点合作 。
车企类似的操作 , 让宁德时代不再享受以往独家供应的地位和议价权 。
这也是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 因为很多订单都被分食了 。
宁德时代还有新的竞争对手 , 就是车企体系中拆分的新型供应商 。
比如比亚迪的弗迪电池 , 过去只给自家电动车供货 , 未来也将开放供应 , 这势必影响国内动力电池的供应格局 。
宁德时代的客户理想汽车 , 后续就有推出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产品的计划 。
除了比亚迪 , 特斯拉也算是潜在的搅局者 。
根据CNBC此前的报道 , 特斯拉员工透露 , 其位于加州弗里蒙特超级工厂附近的Stunk Works实验室正在研发新电池技术、新的电池生产设备和新的电池生产工艺 。
这也意味着 , 未来特斯拉很有可能自建电池生产线 , 自给自足 。
马斯克到底意欲何为?要等到今年9月特斯拉电池日上见分晓 。
除了这些竞争对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影响宁德时代走向的重要因素 。
在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上 , 早几年中国起步很早 , 力度也很大 。
因为补贴政策 , 国内电动汽车市场这几年发展很迅速 , 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 。 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供应商 , 都是补贴政策的受益者 。
一方面 , 补贴政策促进了电动车的销售 , 带动了电池装机量增长;另一方面 , 补贴政策也将一批国外的电池供应商挡在了门外 。
等到2022年底 ,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正式落幕 , 这对于国内的这批电池供应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 只能到时再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