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邦|酋邦理论与中国考古学的渊源 ——《国家和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读后( 三 )


1989年 , 佛兰纳利指出 , 虽然酋邦具有早期国家赖以形成的世袭和等级结构 , 但只有极少数酋邦才能演进到国家 。 他深信 , 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就形成于酋邦“轮回”的动力环境 , 孤立的酋邦不可能转变为国家 。 他和马库斯(Marcus J.)还指出 , 由于酋邦社会的凝聚机制无法控制距离较远的民众 , 故酋长总是尽可能地将人口集中在自己居住的周围 。 只有极少数最高层级的酋邦能制服和吞并周边的大型酋邦 , 在这个进程中 , 武力征服的作用不可忽视 。
综上所述 , 酋邦的性质可归纳为:1)酋邦并非铁板一块的社会形态 , 而是差异极大、形态各异的复杂社会 。 简单酋邦与部落社会相差无几 , 高级酋邦则很像早期国家 。 2)酋邦的发展表现为“轮回”的兴衰过程 , 并非所有酋邦都能演进到国家 。 3)酋邦的发展和国家起源的动力不仅仅是塞维斯提出的劳力集中和经济多样化导致再分配机制的复杂化 , 还应考虑卡内罗提出的冲突和战争动力说 。 酋邦和国家的关键区别有三点:1)是否存在官僚政府机构;2)是否拥有合法的武力;3)社会凝聚机制的血缘关系是否被地缘关系所取代 。
二、中国的古代社会
既然塞维斯所确立的酋邦标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 而且被看作是具有普遍意义和科学依据的 , 那么 , 将这个标准对照中国的案例加以检验 , 并运用该理论研究中国的古代社会又会怎样?其中 , 一种意见是简单对号入座 , 既然酋邦不同于原始部落社会 , 也不同于希腊罗马的典型奴隶社会 , 应该就是原始社会-奴隶制国家过渡的形态 。 中国史书中记载的“邑君、邑长、王、侯”等应该就是大大小小的酋长 。 中国南方地区的南越国、夜郎国、昆明国等也应属于酋邦性质 。 甚至有学者将酋邦与“部落联盟”、“亚细亚生产方式国家”、“奴隶制”混淆起来 。 另一种意见认为 , 酋邦很难与中国发现的考古遗存对号入座 , 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 。 按照多线进化理论 , 世界各地诸文明古国的演进历程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 未必都经过酋邦社会发展而来 。
对于上述歧见 , 有学者指出 , 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对酋邦概念产生的学术背景及内涵缺乏全面了解 。 另一原因可能是我国研究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学者多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 , 而西方学者多为文化人类学家和人类学背景的考古学家 。 中西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 偏好证经补史的中国学者不免将文化人类学的抽象概念混同于具体研究对象 , 产生酋邦概念不适用于中国材料的疑虑 。 (陈淳:《如何用新进化论探讨文明和国家起源问题》 , 《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文版序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9年)
中国考古界普遍注意到酋邦理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 , 甚至有酋邦理论的大部头专著出版 。 但当时塞维斯的著作尚无译本 , 加之国内文化人类学的长期断层 , 对酋邦理论的背景、内涵和性质缺乏足够了解 , 因此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出现了不少曲解 , 甚至引发歧见 , 这很正常 。 不过 , 对酋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到底占有怎样的位置 , 目前还缺少研究 , 看法也很难一致 。 由此想到张光直先生的一段话 , 他说 , 在将西方的法则运用到中国史实上的时候 , 需要做一些重要工作 , 看看有多少是适用的 , 有多少是不适用的 。 他还指出 , 在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阶段 , 血缘关系不但未被地缘关系所取代 , 反而更为强化 , 因此三代和西周前期应当划入酋邦还是划入国家?成为中国国家探源值得深究的问题 。
酋邦|酋邦理论与中国考古学的渊源 ——《国家和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读后
本文插图

张光直先生
前不久 , 罗泰(Lothar vonFalkenhausen)在其《宗子维城》这部大作的“引论”中有一段话 , 可以说很好地回应了张先生的疑问 。 他说:“在前文写‘青铜时代晚期中国由世袭制政权向集权帝国 转变’这么一句话时 , 我其实已经接受了从游团(群)经部落、酋邦到国家、帝国这样一个政治进化的理论模式 。 现在美国的大量考古学工作都是想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追寻这样一个发展序列 。 对中国来说 ,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 在秦统一前的五千年历史发展中 , 社会结构早已复杂化了 , 而周代中国则代表高度发达的国家级社会 。 再将‘孔子时代’的中国的社会形态简单地比附于社会政治进化的理想类型显然是毫无必要的 。 相反 , 我想要强调两点 。 首先 , 在中国青铜时代晚期 , ‘国家级社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具体的不同的社会形态 , 它们随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变化 , 还有其中的组成成员和团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把‘国家级社会’作为一个抽象概念来看待 , 也不是机械地决定一个具体的社会是否符合那个概念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