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市值7000亿,芯片巨兽闪电上市:掀起中国半导体IPO大潮( 二 )


目前 , 中国大陆尚无企业具备14纳米以下先进工艺的量产能力 , 但随着5G、AI、智能驾驶等新兴领域的持续性发展 , 下游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 这也是为何中芯国际选择斥巨资填补这项技术空白的原因 。
一部中国半导体艰辛史
成立19年 , 从建厂到产出芯片仅用13个月
回顾中芯国际的创业史 , 自然离不开一个名字“中国半导体之父”张汝京 。
时间回到1977年 , 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张汝京 , 在自己29岁这年加入了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 , 开启了自己在德州仪器20年之久的工作生涯 。
直到1997年 , 一心想要振兴中国民族芯片产业的张汝京决定申请退休 , 计划在中国台湾先建两家 , 之后的8家工厂全部建在大陆 。
很快 , 张汝京在中国台湾成立了一家名为“世大半导体”的晶圆代工厂 。 这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创业 , 仅仅成立三年 , 公司就实现了盈利 。 最终 , 世大半导体被以5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台积电 , 而张汝京也终于如愿北上中国大陆 。
张汝京曾回忆 , 当时有一批业界人士邀请他回大陆创业 , “他们问我能不能回到大陆来 , 他们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和世界差距很大 , 现在非常想赶上世界水平 。 ”最终在上海相关人员的热情相邀之下 , 张汝京2000年决定在上海建厂 , 创立中芯国际 。
建厂之后 , 除了资金之外 , 最急需的还是人才 。 于是 , 张汝京便去招募半导体人才 , 并为此开设演讲会 , 每次会场都有两三百人 , 台下几乎都是华人 。 张汝京回忆自己当时讲得很激动 , “我告诉他们 , 作为一个台湾地区长大的中国人 , 我都愿意把优厚的待遇放弃 , 回大陆服务 , 你们是大陆陪养的 , 难道不要回去吗?”最后 , 在张汝京的召唤下 , 300多名半导体工程师回国 。
2001年9月 , 中芯国际第一片0.13微米技术的芯片顺利完成 , 这家千人规模的公司 , 从打桩建厂房到产出第一片芯片只用了13个月 。
在张汝京的带领下 , 中芯国际2003年营收为3.65亿美元 , 虽然与行业龙头的差距甚远 , 但高达6.3倍的年营收成长率 , 使其成为全球内成长速度惊人的晶圆制造公司 。 随后的2004年上半年 , 中芯国际的营收更是达到4亿美元 , 一举超越其2003年全年的业绩 。
处于发展快车道的中芯国际 , 也于2004年在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两地上市 , 创造了半导体行业最快的上市纪录 。 就在同一年 , 中芯国际也陷入到了与台积电的专利诉讼案中 , 直到2009年达成和解 。 但作为和解的条件之一 , 张汝京不得不离开中芯国际 。
在此之后 , 王宁国与邱慈云先后出任了中芯国际CEO 。 其中 , 在邱慈云任内的5年时间里 , 中芯国际年销售额也从13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9亿美元 , 股票市值、资本投资、产能等指标也是成倍增长 。
随后在2017年 , 曾担任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的赵海军与前台积电研发处长梁孟松 , 共同出任联合首席执行官一职 , 中芯国际自此开启双CEO模式 。
背后站着一众创投机构
DCM、深创投、华登国际、祥峰投资等
一路走来 , 中芯国际背后涌现了无数知名创投机构的身影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0年5月31日 , 中芯国际的第一大股东为大唐香港 , 持股比例为15.77% , 第二大股东为鑫芯香港 , 持股比例为14.62% 。 实际上 , 成立于2008年的大唐香港由大唐电信100%控股;成立于2015年的鑫芯(香港)投资有限公司 , 背后实际控制人则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 。
本次发行前后 , 中芯国际股本结构如下:
中芯国际|市值7000亿,芯片巨兽闪电上市:掀起中国半导体IPO大潮
本文插图

尽管招股书中对于“其他股东”并没有展开描述 , 但中芯国际自成立以来的融资历程可以揭示一二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中芯国际成立的第二年就获得了来自DCM资本的数千万美元战略融资 , 同一年更是有深创投、华登国际、祥峰投资等进入 , 并在此后获得紫光科技等的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