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计算机|主流显卡新架构,涵盖架构内容,优势以及具体应用
Intel全新架构显卡定名:Iris Xe
Intel正在研发基于全新Xe架构的GPU , 包括低功耗的Xe LP、高性能的Xe HP、超高性能的Xe HPC三大部分 , 并突出Xe架构 , 当然这很可能是一个系列名称 , 不同级别的产品应该还会有不同的具体型号Iris Xe集成了96个计算单元 , 每单元8个核心(着色单元) , 共计768个核心 , 频率1.3GHz , 同时集成1MB二级缓存 。
本文插图
英特尔Iris Xe图形在Tiger Lake芯片上的性能比目前Ice Lake芯片上的Gen 11 GPU提高了2倍 , 比Skylake CPU和它的几个变种(Kaby Lake, Coffee Lake, Comet Lake)上的Gen 9.5 GPU提高了4倍 。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 , 早期的Tiger Lake样品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上运行《战地5》 , 在高设置下 , 在1080p分辨率下平均提供30 FPS帧速率 。
本文插图
要通吃几乎所有领域 , 从轻薄笔记本到桌面游戏 , 从高性能计算到超级计算机 。 Intel将继续保留Iris锐炬核显品牌 , 并突出Xe架构 , 当然这很可能是一个系列名称 , 不同级别的产品应该还会有不同的具体型号 , 即将发布的Tiger Lake , 也就是面向轻薄本的低功耗版第11代酷睿 , 将会首发Xe GPU , 今年年初Intel就曾做了公开展示 , 与之搭档的还将有10nm+增强版工艺、Willow Cove CPU架构 , 将会隶属于G7序列 。 这也是Xe LP低功耗版本的最高配置了 , 往下还会有减配的G4、G1序列 。
本文插图
AMD现有最新显卡架构:RDNA 2架构
据悉采用下代RDNA2构架的Radeon RX GPU能效比将比前代RDNA GPU提升50% , 支持光线追踪技术 。 AMD RDNA 2系列架构将有高中低端三个不同核心 , 分别命名为Navi 21、Navi 22、Navi 23 , 核心面积分别为505、304、240平方毫米左右 , 误差±5平方毫米 。 需要注意的是:RDNA 2架构的GPU并不是所有的都支持光追 , 只有高端和旗舰型号才支持光追 , 因为AMD将会在其內建立专门的硬件单元 。
本文插图
AMD GPU型号为Navi 21、Navi 10 Refresh(RDNA 1重制版)、Navi 22和Navi 23 GPU , 其中Navi 21是AMD计划在不久后将要发布的尺寸较大的RDNA 2芯片 , 目前已经知道的信息是Navi 21最多可达80个计算单元/ 5120 GPU内核、芯片尺寸约为505mmRDNA 相比 GCN 每瓦性能提升了 50% 。 AMD 还表示 , 新款 GPU 通过设计上的优化 , GPU 频率也增加了 。 中低端产品则侧重于高能效 , 也就是在尽可能低的功耗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性能 。 中低端卡不支持光追 , 即使上了光追能运行 , 用户体验不佳 , 与其将这部分性能浪费在跑光追上 , 不如将功耗降低 , 打造高能效比 , 让玩家玩得更舒服 , 同时价格很香 。
本文插图
即将发布的Radeon RX显卡将在RDNA 2和RDNA 1两种不同的GPU架构之间分配 。 4款型号的Navi 21 GPU , 这些显卡将面向AMD发烧用户 , 该信息来自泄漏的GPU的PCI ID , 以下是Rogame爆料的四个型号分别为:Navi 21 XTX(0x731F:D0)、Navi 21 XT(0x731F:D1)、Navi 21 XL(0x731F:D3)和Navi 21 XLE(0x731F:DF) , 这些型号的显卡将会取代现有的Radeon RX 5000系列显卡 。 除了游戏显卡之外Navi 21 GPU还将有两款Radeon Pro型号显卡 , 另外AMD甚至基于Navi 21还推出了四款针对Apple系列电脑的显卡 。
推荐阅读
- 行业互联网|量子计算机潜力巨大(新技术 新进展③)
- 电视|迪士尼公主抖音当主播,艾莎安娜成超级网红,莫阿娜成海洋保护者
- 天玥|重庆、沈阳之后 海南首台纯国产计算机下线:CPU+OS 系统自研
- 驱动之家|重庆、沈阳之后 海南首台纯国产计算机下线:CPU+OS 系统自研
- 技术编程|词向量因何存在:一段往计算机输入文字的历史
- 中年|法国研究团队利用超级计算机首次完成整台航空发动机高保真仿真
- 新机发布|小米新专利曝光!超大单摄+瀑布屏,网友:违背了主流的多摄方向
- AMD,英特尔|性价比主流装机!五六千元i5-10400F与R5-3600各一套电脑配置推荐
- 苹果手机|一百瓦都嫌慢?安卓迎来究极体超级快充
- 中年|江西师范大学Zhipeng Wang研究团队--简易合成碳球插层石墨烯片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