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典籍|为何印度没有历史?因为他们没有中华独有的“史官”制度
前言:文明是以文字记载的历史 , 世界四大古文明仅中华文明留存 , 史官功不可没 。从夏商以来 , 中国古代的史官即以独立、客观的著史精神为中华文明记载了一件件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对话、典章制度 , 让中华文明代代延续、有据可查 。反观印度 , 除了因历次的外族入侵导致国灭君亡 , 更悲惨的是文字、历史被焚毁 , 如同打断脊梁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司马迁受宫刑写《史记》中国史官制度的起源与分类
1、起源根据《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 , 执而记之 , 夏桀迷惑 , 暴乱愈甚 。太史公终古乃出奔如商 。汤喜而告诸侯曰:‘夏王无道 , 暴虐百姓 , 穷其父兄 , 耻其功臣 , 轻其贤良 , 弃义听谗 , 众庶咸怨 , 守法之臣 , 自归于商 。”
从这个记录可以看出 , 夏朝的时候 , 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史官这个官职 。
商周时代 , 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 , 即是指史官;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 。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 , “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 , 其长官称“尹” , 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 。
2、史官的职责分类
史官的主要职责可以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两种 , 即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 , 前者随侍皇帝左右 , 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且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 , 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
《周礼·春官》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 , 分别为:大史 、小史 、内史、外史 、御史 。其中大史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 起到在神和王之间的沟通作用:新王登基 , 大史参加策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会访问大史;大史还有权命令百官规诫王的缺点 。
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置》中写到:“大史掌国之六典 , 小史掌邦国之志 , 内史掌书王命 , 外史掌书使乎四方 , 左史记言 , 右史记事 。
《左传》襄公四年载:“魏绛曰: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 , 命百官箴王缺 。”
《周礼》云:“凡国事用礼法时 , 佐大史 , 掌其小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王命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 。”《周礼》云其职务是“掌四方之志 , 掌三皇五帝之书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史官记史的原则
1、史官记史 , 秉承独立性原则 , 为了坚持对历史的正确记载 , 史官甚至可以以生命来捍卫 。
西汉武帝以前 , 由太史令专门负责记史 , 对于皇帝的言行起居和政务评价 , 连皇帝都不能察看 , 死后才可以公开 。
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君举必书”好传统 , 对帝王们的言行 , 随时记录 , 且都要"直书其事" , 不说假话 , "宁为兰摧玉折 , 不为萧敷艾荣" , 绝对不能"兰艾相杂 , 朱紫不分" 。
"夫所谓直笔者 , 不掩恶 , 不虚美 , 书之有益于褒贬 , 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 。
帝王和史官 , 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 , 一个要"直书其事 , 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 , 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 , 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 。两种目的 , 两个标准 , 南辕北辙 , 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 。较量的结果 , 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 , 屠刀强过笔杆子 , 史官们因此屡遭厄难 。
春秋时期曾有这样一则有关史官的故事:当时 , 齐国有一叫崔杼的大臣杀了齐庄公 , 为了避免在历史上留下千古骂名 , 崔杼恐吓当时的史官太史伯 , 要求他在史书上记载齐庄公死于疾病 , 面对恐吓 , 太史伯坚持写下了“崔杼弑君”的历史真相 , 于是 , 崔杼斩杀了太史伯 。
推荐阅读
- 汽车|20万级英菲尼迪Q50L,全系配奔驰发动机,为何无人问津?
- 诸子百家|孔子病逝,其弟子守墓三年便纷纷离去,为何子贡还要再守三年
- 君王皇帝|古代将军造反,底下吃那些皇粮的士兵们,为何会选择追随?
- 徐庶|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
- 元朝|于谦死后,瓦剌为何不卷土重来?
- 青苗法|青苗法旨在富民,为何却遭司马光抵制?司马光:改良常平法即可
- 孩子|物理天才爱因斯坦,为何两个孩子都是疯子?原来背后的真相是这样
- 君王皇帝|李治在世时为何不除掉武则天,除了实力不够外,主要还有这个原因
- 名著典籍|两汉的诗歌
- 枇杷|琵琶不是枇杷,为何却曾被称为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