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比尔盖茨真急了:决不能放走那些中国科学家( 三 )
1980年 , 36岁的尹志尧在获北大化学系硕士学位之后 , 远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留学 , 用了三年半 , 他拿到了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
此后20年 , 尹志尧一直在硅谷打拼 。
他先后在英特尔、泛林、应用材料等半导体行业的国际巨头工作 。 归国前 , 他已在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应用材料做到全球副总裁 , 等离子体刻蚀事业群总经理 。
成为了当年硅谷最有成就的华人之一 。
在半导体圈 , 尹志尧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
他设计开发的刻蚀设备 , 产量几乎占到了全世界的一半 , 个人在半导体行业拥有86项美国专利和200多项各国专利 。
60岁准备退休的那年 , 尹志尧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 , 回到中国 。
做出这个决定 , 是因为老同学的一句话 。
文章图片
当时担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江上舟 , 是尹志尧北京四中的校友 。
他当时还有一个身份——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拓荒者 , 曾鼓动张汝京等一大批硅谷华人回国创业 。
一次国际半导体设备展上 , 他与尹志尧不期而遇 。 他问尹志尧:“看来刻蚀机比原子弹还复杂 , 我们能不能自己把它造出来?”
对于要不要回国 , 在美国已经生活20年的尹志尧有些犹豫 。
江上舟又说:“我是个癌症病人 , 只剩下半条命 , 哪怕豁出命去 , 也要为国家造出刻蚀机 , 我们一起干吧!”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尹志尧 , 也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
文章图片
后来他面对媒体回忆说:“给外国人做了这么多年嫁衣 , 是时候给祖国和人民做点贡献了 。 ”
2004年 , 尹志尧毅然离开美国 , 带着15人的专业团队飞抵上海 , 震惊了整个硅谷 。
60岁的尹志尧在上海创立中微半导体 , 开始新创业 。
他要做的就是刻蚀机 , 这一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 , 一直被应用材料、泛林和东京电子等国际大公司垄断 。
中微出现后 , 这一格局被打破了 。
刚回国时 , 尹志尧和他的团队挤在上海市牛顿路一栋楼的小小的办公室里 , 没日没夜地研究 。
三年后 , 2007年 , 中微团队就研发出了第一代介质刻蚀机 , 在业内首次采用可单台独立操作的双反应台 , 效率比国外同类产品高出30%以上 。
这是中国第一次能够生产这样高端的半导体设备 。
目前 , 尹志尧的团队已开发出生产7nm到5纳米器件的设备 , 已经与世界最前沿技术比肩 。
尹志尧这样形容中微的技术:“在米粒上刻字的微雕技艺上 , 一般能刻200多个字已经是极限 , 而我们的等离子刻蚀机在芯片上的加工工艺 , 相当于可以在米粒上刻1亿个字到10亿个字的水平 。 ”
然而 , 回国创业不是一帆风顺的 。
文章图片
首先面临是“钱”的问题 。
刚回国时 , 尹志尧本团队筹集了150万美金 , 加上上海政府资助的5000万元启动资金 , 本以为会绰绰有余 。
结果没想到 , 不到一年就被花光了 。
为了筹资 , 尹志尧跑遍所有可能注资的机构和企业 , 却没能拿回一分钱 。
当时国内的投资机构 , 对这种扔进去几十个亿可能连个响都听不到的行业 , 并不感兴趣 。
无奈之下 , 他只好求助硅谷 。
结果消息一传出 , 数十家风投机构前来找尹志尧 , 愿意投入的资本比预期多出了三倍 。
拿着这些投资 , 中微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
钱的问题解决了 , 技术的问题又来了 。
就在中微推出自己的产品后不久 , 尹志尧就被前东家应用材料告上了美国联邦法院 。 应用材料认为 , 一定是从应材出来到中微的人盗用了公司的技术 , 毕竟尹志尧很熟悉应材的技术 。
推荐阅读
- 爱因儿科技|入侵盖茨、马斯克、巴菲特等名人推特账号的黑客被抓了!最小的17岁
- 微软|Windows7完全停服后,微软再次改变主意,将于明年发布Windows11
- 微软,XboxSeriesS|据传微软XboxSeriesS或在本月亮相
- 环球时报|外媒:特朗普给出45天时间,让字节跳动与微软协商TikTok出售事宜
- tiktok|外媒:特朗普同意给字节跳动45天时间协商向微软出售TikTok事宜
- tiktok|外媒:特朗普给出45天时间,让字节跳动与微软协商TikTok出售事宜
- 有转机,外媒,敦促他支持将TikTok出售给微软
- 字节跳动|微软暂停收购TikTok,字节跳动再次让步
- 微软|估值930亿美元的阿里云,是两个偏执狂打造的“王炸”
- 8点1氪,微软和TikTok正与白宫协商,App,Store中国区发生大规模下架事件,8月1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