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166亿!能否缓解大众的新能源焦虑症?( 二 )


回看这一年的拉锯战 , 可谓是应了那句“谣言往往是先行的真相” 。 为期一年的起起伏伏也说明 , 大众对江淮、国轩高科的投资 , 涉及方众多 , 需要处理的利益关系不可谓不复杂 。
郎情妾意
为什么大众要同时入股国轩高科与江淮?常见的解释是大众“All in”新能源汽车转型 。 细究下来 , 其实这是又一个彼此相互需要的故事 。 当然 , 我们指的不仅仅是大众、江淮与国轩高科 。
先从大众的层面看 。
在传统车企中 , 大众无疑是对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最重视的 , 也是Flag立得最勤、亮得最高的——去年年底 , 大众定下了2029年之前销售20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宏大计划 , 仅在中国 , 就意欲在2023年之前售出100万辆纯电动汽车 。
不过从目前来看 , 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系列 , 通过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向国内市场投放的进度并不理想 。 而特斯拉却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攻城拔寨 ,
汽车|166亿!能否缓解大众的新能源焦虑症?
本文插图
Model 3(参数|图片)直接开始威胁同级的豪华燃油车型;同时 ,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水平也在突飞猛进 , 尤其是一批新造车企业 , 正在渐渐度过其品牌塑造期 。
汽车|166亿!能否缓解大众的新能源焦虑症?
本文插图

而大众通过江淮大众先推向市场的思皓E20X , 本质上是一款过渡性质的产品 , 因此并没有很给力的市场表现 。 大众品牌自有的纯电
汽车|166亿!能否缓解大众的新能源焦虑症?
本文插图
朗逸(参数|图片)、纯电汽车|166亿!能否缓解大众的新能源焦虑症?
本文插图
高尔夫(参数|图片)等车型也是如此 。
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 , 大众作为把电动汽车看得最重的传统车企 , 显然也是最焦虑的那一个 。 而有各种包袱的大众 , 同样又是最需要精确计算收益 , 发挥规模效应的那一个——它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 , 来生产销售更多MEB平台下的车型;同时 , 它也需要价格更低的电池 。
再看大众投资的两家企业 , 它们都属于有一定实力但陷入了困顿的落寞英雄 。
江淮是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研发起步较早的一家企业 ,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三电技术 , 早年的IEV系列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常常榜上有名 。 但近两年 , 江淮的乘用车业务陷入至暗时刻 , 连带江淮新能源的纯电动乘用车也滑向市场边缘 。
汽车|166亿!能否缓解大众的新能源焦虑症?
本文插图

国轩高科主攻磷酸铁锂技术路线 , 早年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20% 。 如今 , 虽然仍是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的第三名 , 但在市场占有率上却已不足5个百分点 , 和宁德时代、比亚迪差距甚大 。 它也没有孚能那样的好运 , 后者虽然体量较小 , 却早早进入了戴姆勒的动力电池供应链 。
说句实话 , 这对安徽的难兄难弟如果不借助外力 , 在市场上的声量很可能会继续减弱 。 如今 , 大众雪中送炭 , 无论是巨额投资、品牌影响力还是后续的订单 , 都是两家企业所需要的 。
同时 , 我们需要关注此次交易中的一个关键角色 , 合肥市政府 。 这两年安徽的汽车产业陷入了发展瓶颈 , 作为扛把子的奇瑞与江淮都风光不复当年 。 但安徽的行动很果决 , 在支持汽车产业变革的道路上“敢”字当头 。 3月 , 奇瑞刚刚完成混改;4月 , 合肥又签下对蔚来的百亿投资协议 , 创下地方政府对造车新势力的投资纪录 。 如今 , 合肥又敢为人先 , 在外资参与车企混改的道路上第一个吃了螃蟹 。
一般来说 , 涉及到国有资产的敏感话题 , 政府做决策都是慎之又慎 , 研究再研究 。 而安徽丝毫不掩饰其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野心 , 迈开了步子 , 也为大众的两笔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