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防止“幽菌”感染,使用公筷( 二 )
如果本身没有任何症状 , 也不是胃癌高危人群 , 感染者可以暂时不进行根除治疗 。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特点 , 目前我国推荐铋剂四联疗法 , 即PPI+铋剂+二种抗生素 , 通常10-14天为一个疗程 , 该方案可大大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 , 可达90%左右 。
彭铁立指出 ,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很强 , 单一抗生素蜻蜓点水式的用药疗效甚微 。 患者若不按照医生要求完成疗程、不定时服药、擅自减少药量等 , 都会大大降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成功率 , 同时再次根除治疗的成功率也会大大下降 。
怎样才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成功呢?彭铁立表示 , 中断所有用药至少四周后 , 复查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才算是真正根除成功 。 一旦根治 , 幽门螺旋杆菌再度复发的概率极低 , 再感染率仅为0.5% 。
“幽菌”从口入使用公筷防止交叉感染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的调查表明 , 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约为55% , 几乎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 这与日常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 共用餐具、不用公筷、经口喂食、亲吻等都可能传播幽门螺旋杆菌 。
幽门螺旋杆菌被称为“吃下去的细菌” , 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 , 现代家庭中往往是家里有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 其家属、孩子也会感染 。 比如说 , 结婚3年以上的夫妻 , 一方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 则另一方有80%、孩子有60%也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
彭铁立提醒 , 老一辈在给婴幼儿喂食时 , 喜欢先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 , 或在喂食前先尝一口试试温度 , 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用同一套餐具吃饭 。 这些都是不良习惯 , 很可能将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传染给孩子 。
幽门螺旋杆菌的“战斗力”很强 。 人体胃中的环境是强酸性的 , 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 , 并且胃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层 , 保护胃黏膜不受破坏 。 但幽门螺旋杆菌是个“另类” , 它的特殊运动结构使得它可以通过损伤的胃黏膜表面穿过黏液层到达胃黏膜 , 并分泌一系列的酶减少胃酸分泌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 。 经过对周围环境的改造 , 幽门螺旋杆菌最终在胃中安逸地生存下来 。
目前 , 很多单位已经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纳入体检项目 。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侵入性检查 , 即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进行检测;另一类是非侵入性的无创检查 , 包括呼吸试验、粪便检测、血液抗体检测等 。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无创检查中 , 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最常见 , 吹口气就能完成 。 这种检测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 , 是最快速、有效的筛查方法 。
分餐不分爱给胃设置“防护栏”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 , 其生长会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 , 引起口臭 。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可能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胃肠疾病症状 。
因幽门螺旋杆菌会破坏胃黏膜 , 长期感染者常发生慢性胃炎、胃溃疡 , 从而出现打嗝、恶心、反酸、上腹痛等表现 。 幽门螺旋杆菌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菌群失调 , 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一系列的消化道疾病症状 。
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彭铁立建议 , 在日常生活中 , 使用公筷公勺 , 形成分餐制 。 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吃熟食、避免口对口为孩子喂食 , 这些都有利于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 。
实际上 , 倡导分餐制在我国早已有之 。 2003年“非典”期间 , 分餐制曾被很多餐厅采用 , 但消费者没能形成习惯 , 随着疫情过后 , 这种制度就销声匿迹了 。 2016年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 , 明确提出不浪费和分餐制 。 2019年 , 社会各界再一次强调在集体用餐中采取分餐制 。
中式饮食文化讲究团圆的热闹氛围 , 推崇多人合用菜肴的合餐制 。 有人可能在进餐时无意中使用了对方的餐具 , 也有人用自己的餐具帮对方夹菜 , 给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
推荐阅读
- 外文精选|防止脱发的7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 小光讲养生|快来看有你需要的!,香蕉的花蕾也可以食用!安神、防止血压高灯
- 九七养生堂|还要防止扁桃体结石,长期吃素、吃荤都容易得结石?除了胃和胆
- 朝向健康|前期有什么表现,教你做好这3事,防止脑梗,什么是脑供血不足
- 节能罗茨风机|防止罗茨风机的皮带出现断裂的措施及换油时间及注意事项
- 南方日报|穗四项抗疫科研成果获全球推广
- 音乐是自己|不妨多吃此食物,促进消化,滋润身体,防止皱纹早生,夏天到了
- 补欠缺和瑕庛|适合吃的食物,美容养生,预防衰老,防止脑溢血,会吃的人最长寿
- 补欠缺和瑕庛|,多吃4种食物,排毒抗衰,护肤养颜,防止脑溢血,女性养生
- 补欠缺和瑕庛|推荐吃4种食物,滋润皮肤,去皱消斑,防止脑溢血,夏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