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防止“幽菌”感染,使用公筷

长辈在给婴幼儿喂食时 , 喜欢先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 , 或在喂食前先尝一口试试温度 , 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用同一套餐具吃饭;亲朋好友聚餐吃火锅不用公筷……如果一人体内含有幽门螺旋杆菌 , 这一系列的行为或许可能导致其他人感染 , 严重者可能引发胃癌 。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 , 一起起家庭聚集性病例反映出 , 疾病在国人的“筷来筷往”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传播风险 。 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彭铁立介绍 , 聚餐应用公筷 , 能够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 从而避免幽门螺旋杆菌诱发胃病和胃癌 。
一人感染“幽菌”全家都可能会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 , 是寄生在人体消化道中的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 , 呈螺旋或S形 , 因此被称为螺杆菌 。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很常见 , 它可以通过“粪-口、口-口、胃-口”三种途径传播 , 但多数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 , 常常是体检时才查出 , 或发展成胃病就医才发现 。
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发现 ,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滞留在牙菌斑中 , 然后通过唾液、呕吐物来进行“口-口”传播 。 而合餐制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 则为胃癌等可通过口-口传播的疾病 , 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 。
家人、亲戚朋友坐在一桌吃饭时 , 大家的筷子、勺子会因为夹取同一道菜 , 而相互碰撞或接触食物 , 这样就可能使食物接触到某些人的唾液 , 再进入其他人体内 。 如果其中一个人体内含有细菌病毒 , 那么便给细菌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好的机会 , 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 。 因此 , 幽门螺旋杆菌有个明显传播特点 , 一家人中极少会出现只有一人感染 , 大部分都是“连锅端”的现象 。
【南方日报|防止“幽菌”感染,使用公筷】幽门螺旋杆菌分泌的尿素酶等物质可影响胃酸分泌 , 破坏胃黏膜屏障 , 是导致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 , 及导致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 因此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幽门螺旋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
但市民也无需谈“幽”色变 。 彭铁立表示 ,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不一定会患胃癌 , 只有1%左右的感染人群最终会发展成胃癌 。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首先会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 , 其中七成人群是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胃炎 , 进而演变为萎缩性胃炎 。 在此基础上 , 少数人会出现肠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 , 最终可能会发展成胃癌 。
“市民应提高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认识 , 警惕发展成胃癌的风险 。 ”彭铁立表示 , 虽然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仅为0.5%-1% , 但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大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 。
感染者并非都要杀菌规范治疗可根除“幽菌”
日常生活中 , 身边胃疼、胃不舒服的人很多 。 数据显示 , 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 , 约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 。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与经济情况、文化水平、居住条件、职业、水源等都有关 。 一般发展中国家感染率多于发达国家 , 农村多于城市 , 文化程度低人群多于文化程度高人群 , 以池塘水、井水为水源地区的人群多于自来水地区人群 。
早在1994年 , 世界癌症组织就明确提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头号致癌因素 , 但其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 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外 , 胃癌的发生还包括遗传、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 , 因此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之间虽有明确关系 , 但并没有必然性 。
检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杀菌治疗 。 彭铁立指出 , 如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 , 或患有胃黏膜相关性的淋巴瘤 , 必须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 。
另外 ,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缩或糜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人群也推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