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帑”,古代士人为何对香道文化如此痴迷?

前言
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 ,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 , 不知道什么时候 , 什么事情 , 就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古代士人的香道艺术所具有的放松功能 , 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 , 早在先秦时期就广泛的应用于生活 。
在新的时代发展香文化 , 追求日常生活审美 , 有利于缓解一定的压力 。那么 , 古代士人所追求的香道艺术是怎样的呢?一、香道使人放松 , 忘却世事
从历史上来看 , 焚香最开始和卫生保健、祭祀敬神有关 。
进入宋代以后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生产力的提高 。
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 , 随着香品的数量、品种和形态不断丰富 , 使得古代士人逐渐将焚香作为一种休闲的艺术来对待 , 香道的功能逐渐从崇拜走向休闲审美 。
“至宋初 , 焚香且与点茶、插花、挂画合成为四艺 , 为一般人应有之修养 。”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帑”,古代士人为何对香道文化如此痴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到了南宋 , 朱熹倡导“玩物适情” , 对古代士人影响很大 。古代士人的休闲时间是相对较多的 , 真宗时 , 祠部郎中和员外郎所管全年节假日共100天 , 其中包括旬休36天 。
古代士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较多的空闲 , 才能从事玩香这一耗时较多的休闲活动 。这在曹勋的诗中有明显的体现:“只将香火对清闲 , 古井无波应委悉 。习静关情惟挟策 , 爱闲修供只焚香 。”
玩香还可以使人更加放松 , 起到舒适身心的作用 。故而 , 古代士人酷爱玩香 , 将它作为忘却世事 。放松身心的佳品 。《香谱》中记载:“不须悟性三关语 , 自有澄心一炷香 。”
古代士人普遍将焚香作为日常功课 , 终日焚香不绝 。“香暖香寒功课 , 窗明窗暗光阴 。”甚至有人“一日不炷香 , 已若神不清” 。
先秦时期 , 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 , 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 。后来 , 制香、焚香日渐流行 。西汉时期 , 人们开始焚香熏衣 。
东汉明帝后 , 香道增加了宗法、宗教内涵 。隋唐时期 , 由于香料大量进口 , 焚香风气更为盛行 , 香道也在此时开始完备 , 出现了所谓品香、斗香之说 。到了宋代 , 香的保健功能和宗教内涵渐渐弱化 , 休闲审美日益凸显 。
中国的休闲文化至宋代全面兴起 , 焚香是重要的一部分 , 古代士人的焚香之道尤其精致高雅 , 充满美学意味 。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帑”,古代士人为何对香道文化如此痴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焚香具有审美的内涵
对古代士人来说 , 香道最重要的内涵是审美 。北宋丁谓著有《天香传》 , 沈立、洪刍皆著有《香谱》 , 在理论上对香的审美进行了总结 , 这对南宋文人影响很大 。
如刘克庄在休闲时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这两本书都对香的品种、烧香的器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此外 , 焚香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也有各种技艺的讲究 。南宋文人对这些方面极为专业 , 所以对香的审美更精致 , 更高雅 。
南宋的香品种类不少 , 普通且经济一点的有柏香 , 朱敦儒词云:“枕臂卧南窗 , 铜炉柏子香 。”韩淲诗云:“炉熏柏子香 , 客来忘所言 。”
较为名贵的莫过于四大名香 , 分别是沉香 , 檀香 , 龙涎香和麝香 。
沉香又称沉水香 , 是一种植物香 , 古代士人颇为喜欢 。
王之道词云:“翠袖熨沉香 , 黛拂修娥淡淡妆 。”
龙涎香产自鲸鱼体内 , 非常名贵 , 然而在古代士人中也并不罕见 。
杨万里诗云:“诗人自炷古龙涎 , 但令有香不见烟 。”麝香也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 , 檀香在南宋文献中少有记载 。
盛香的容器也十分有讲究 , 古代士人一般选用金属质地的香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