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兰“汉代长葆子孙锦”看丝路上的丝绸流通
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有一块从新疆古楼兰遗址出土的丝绸残片——“汉代长葆子孙锦“ 。 这块汉锦虽然现在看起来其貌不扬 , 颜值不高 , 但是2000多年前它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丝绸的流通 。 它来自中原 , 沿着丝绸之路来到楼兰 , 见证过丝路的繁华和衰败 。 如果文物会说话 , 它一定会向我们讲述一个汉代的楼兰故事 。
汉代长葆子孙锦作为“西域桥头堡”的楼兰汉代长葆子孙锦它的出土地正是大名鼎鼎的楼兰 。 为什么说楼兰大名鼎鼎呢?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 , 楼兰一词已经远远超越一个地理概念的范畴 , 更多的是政治概念 。 在上个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的年代 , 楼兰引发了丝绸之路探险热潮 。
楼兰在地理概念上 , 楼兰就是今天的新疆罗布泊地区 。 罗布泊是现在对这个地方的称呼 , 在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 , 罗布泊有另外一个名字“盐泽” 。 “盐泽”两个字非常贴切地体现了“罗布泊”的两个属性——“盐”代表盐碱 , “泽”代表水系 , 这个名字充分说明罗布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咸水湖 , 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青海湖 。沧海桑田 , 曾经碧波荡漾的可以泛舟的罗布泊现在已经完全干涸 。 2018年7月我在楼兰工作站瞭望塔上拍了一张照片 。 设在罗布荒原腹地的楼兰工作站 , 平日里只有2到3名工作人员和2条狗坚守在这里 , 四周都是雅丹 , 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 手机也没有信号 , 只能依靠卫星电话与外界联络 , 来到这里就像来到月球表面 。
罗布腹地的楼兰工作站然而2000多年前的汉代 , 罗布泊并不是现在这种死气沉沉、荒无人烟的样子 , 那时候罗布泊的气候和环境比现在好多了 , 河流纵横 , 绿树成荫 , 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 呈现出另一种生机勃勃、人丁兴旺的绿洲模样 。新疆地域广袤 , 简单地概括其地貌特征就是“三山夹两盆”——三山是北边的阿勒泰山、中间的天山、南边的昆仑山 , 两盆是指北边的准噶尔盆地、南边的塔里木盆地 。 高耸的雪山和低洼的盆地相间排列 , 每到夏天 , 天山和昆仑山的雪水融化 , 流向低洼的塔里木盆地 , 一路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流 , 滋养着大大小小的绿洲 , 这就是丝绸之路沿线特有沙漠的绿洲文明 。水是生命的源泉 , 也是文明的摇篮 。 纵观世界文明史 , 可以发现著名的古代文明都是伴水而居的 , 如黄河和长江孕育古代中国文明 , 尼罗河孕育古代埃及文明 ,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古代巴比伦文明 , 恒河和印度河孕育古代印度文明 。 新疆虽然没有大江大河 , 但是有千年积雪的天山和昆仑山 , 积雪和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水塔 , 冬天储水 , 夏天融化 , 形成一条条河流 , 滋养着塔里木盆地周边的一个个绿洲 。当时 , 一个绿洲就是一个国家 , 城市的名称也就是国家的名称 。 这些绿洲国家有大有小 , 数量众多 , 史称“西域三十六国” , 比如现在的影视作品中经常提到的精绝、龟兹、于阗、疏勒 , 都是西域三十六国的名字 。从过去西域三十六国的疆域图中 , 可以发现楼兰在全盛时期的势力范围非常广 , 基本覆盖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地盘 , 是名副其实的西域强国 。
全盛时期的楼兰疆域图同样是依靠天山、昆仑山雪水滋养的绿洲国家 , 为什么楼兰能够在西域三十六国中脱颖而出 , 成为雄踞一方的西域强国呢?这就要从楼兰所处的地理位置讲起了 。 楼兰国的兴盛与楼兰道密不可分 。 从丝绸之路楼兰道交通示意图可以看到 , 楼兰是距离中原最近的西域国家 , 东边的近邻就是丝路重镇敦煌 。
丝绸之路楼兰道交通示意图自张骞凿空西域之后 , 经过数十年的穷兵黩武 , 依靠霍去病、卫青等军事天才的能征善战 , 汉武帝终于将骚扰大汉已久的匈奴驱逐到大漠以北 , 当时的时代强音就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后 , 汉帝国的地理版图急剧扩张 , 设立河西四郡 , 这就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这四座城池来自汉武帝的命名 , 2000多年从未更改 , 仿佛像一个丝路印记 , 提示着那段如火烈烈、开疆辟土的时代 。2000多年前的汉代往返于楼兰道上的 , 有以弱小之躯肩负和亲使命的公主 , 有出使的使臣、赴任的官吏、戍屯的士兵(最早的新疆建设兵团)、求法的僧侣 , 最重要的还有贸易的商队、离开长安后 , 一路穿过河西走廊 , 来到敦煌 , 再通过最早的海关——阳关或者玉门关 , 走出中原后遇到的第一站就是楼兰 。 在此意义上 , 楼兰扼守丝路要道 , 是连接中原和西方的必经之路 , 是名副其实的“西域桥头堡” 。 楼兰地处上佳地段 , 成为西域强国自然不足为奇 。千百年来 , 楼兰国和楼兰道共衰共荣 。 楼兰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 , 汉帝国自然会加强对楼兰的管辖和治理 。 公元前60年 , 汉朝正式设立西域都护 , 以国家的名义将西域的广袤疆域纳入中国版图 , 楼兰国在中原的经营和治理下 , 两汉时期也达到鼎盛 。 此时的楼兰 , 生态环境很好 , 孔雀河的水量丰沛 , 城内水道密布 , 林木葱郁 。新疆若羌的楼兰博物馆陈列的一个楼兰古城模型 , 这个模型是以最新最全的考古成果为基础 , 再结合史料记载复原出来的 。 筑城乃是大事 , 既然西域纳入汉帝国的版图 , 那么城池的形制、规模、大小都要依照汉王朝的规定 , 不可逾制 。 当时西域甚至中亚一带 , 筑城的风格与中原内地不太一样 , 他们喜欢将城市筑成圆形 , 但是汉代楼兰采用方形筑城 。
推荐阅读
- 丝路楼兰秘境若羌|若羌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召开第43次常务会议暨脱贫攻坚现场会
- 「丝路楼兰网」关文学:老兵洗车行里“洗”出新作为
- 探秘江口沉银处的汉代崖墓
- 从汉代到现代,年终奖都是怎么发的?
- 汉代真有这么多神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