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读经典范仲淹、司马光、苏东坡朋友圈里的隐形大佬( 二 )
韩琦脾气大 , 施政有误 , 但不是奸臣 。
文章图片
来自四川的苏轼 , 参加制科对策考试 , 成绩为第三等 。 自大宋开国以来 , 跻身这个等级的人 , 连苏轼在内只有两个 。
如此不世出的天才 , 却在登闻鼓院任职 。 登闻鼓院负责接收官员及士民的奏疏 , 满腹经纶没有用武之地 。
英宗还是藩王的时候 , 便已久仰苏轼大名 , 待到继位为帝 , 立即重用才子 , 打算任命为知制诰 。
知制诰是在皇帝左右起草诏令 , 清贵而权重 , 属于一等一的美差 。
韩琦不同意:“苏轼的才能 , 远大杰出 , 将来自然应该担负起天下重任 。 如果先培养他 , 让天下士人无不敬畏、羡慕、佩服 , 都希望朝廷重用贤才 , 那时候加以提拔 , 所有的人都不会有异议 。 现在骤然重用 , 反而使他受累 。 ”
英宗觉得有道理 , 便退一步道:“让他修起居注如何?”
修起居注 , 也是皇帝近臣 , 不知道有多少人打破头争这个位子 , 因此韩琦还是觉得不妥:“修起居注与知制诰地位接近 , 不可马上授予 。 不如选一个馆阁中的好职位给他 , 并且应该先通过考试 。 ”
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 , 分掌图书经籍及编修国史等事务 , 合称“馆阁” 。 北宋重文 , 馆阁中的文学之臣都负有清望 , 易于晋升 。
英宗有点不甘心:“还要考试 , 万一失手怎么办?苏轼难道还会不胜任?”
韩琦坚持己见 , 英宗对这个有保驾大功的宰相言听计从 , 只好让步 。
苏轼参加入职考试 , 写了两篇论策 , 还是妥妥的第三等 , 于是顺理成章进史馆修史 。
韩琦的言论传到苏轼耳中 , 苏轼兼具胸怀和见识 , 并没有认为自己受打压 , 而是深深认同 , 说道:“韩公真是爱人以德 。 ”
在现代 , 与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相比 , 韩琦的名气小得多 。 不过 , 韩琦执掌国柄十多年 , 要论对于朝局的影响 , 以他为最 。
韩琦为相三朝 , 扶立二帝 , 到了宋徽宗朝代 , 甚至被追封为异姓王 , 声望之隆 , 已至人臣巅峰 , 称得上是大佬中的大佬 。 其中缘由 , 我们下次说 。
【轻读经典范仲淹、司马光、苏东坡朋友圈里的隐形大佬】韩琦相关文章:打仗这个领域 , 专业的武将不如跨界的韩琦?
推荐阅读
- 负屃历史|饿殍遍野,范仲淹:抬高米价!为何米价却不升反降?,天降大旱
- 读史|| 经典中国通史81,秦齐暴揍韩赵楚魏燕,并称东西二帝
- 阿柱带你读历史|能让你受益一生,经历两千年的历练,依旧经典,8个字
- 轻读经典|没一个是差生,范仲淹的儿子
- 史官已提笔|民生为念,且看范仲淹做了哪些关乎社稷民生的事情,心存社稷
- 东汉读书Li|看他如何推动旅游业发展,北宋名臣范仲淹竟成“旅游形象大使”
- 每天读宋词|诗人风骨发挥淋漓尽致,诗经里少有人知的经典:痛斥不信守诺言者
- 上观新闻|| 他与范仲淹苏轼海瑞林则徐的“河长”天团,回望千年,这是上海的十字路口
- 猴哥解说|农村俗语:“十年河东转河西”,下半句同样经典,可惜少有人知,原创
- 经典传奇|四大发明里占三个,平平无奇的宋仁宗到底干了些什么?,唐宋八大家包揽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