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集微一线终端厂商带动,散热厂商开启均热板量产竞赛



爱集微一线终端厂商带动,散热厂商开启均热板量产竞赛
本文插图

集微网消息 , 在5G商用和终端放量的带动下 , 5G手机推进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革新 , 主板、天线、散热等成为突围的关键点 。
这其中 , 随着5G手机朝智能化、多功能化、轻薄化等方向发展 , 其芯片的高集成度和组装密度等提高 , 导致其功耗和发热量的急剧增大 , 新型的散热方案备受业界关注 。
实力竞技
当前 , 智能手机的散热实力比拼已呈白热化状态 。
在今年一季度发布的5G手机中 , 华为P40、小米10、vivo Z6、红魔5G等旗舰机型 , 在散热系统上的多角度升级 , 已经呈现了层出不穷的设计格局 。
为提升散热效率 , 各个终端厂商都有自家的“法宝” 。 从华为P40的3D石墨烯散热膜+超薄热管液冷散热技术、到小米10的3000mm2面积VC均热板加6层石墨片 , 再到vivo Z6的85mm超长液冷散热管和10000mm2的多层石墨散热片结构 , 以及红魔5G的南北通透的全新风道设计+15000转/分的高效能离心风扇+高性能导热凝胶等 。
可见 ,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 从石墨散热、金属背板、边框散热、导热凝胶散热到热管散热 , 再到均热板散热等 , 智能手机的散热技术不断更迭 , 也出现多样化的散热方案 。
据集微网了解 , 在多种散热方案来看 , 多数5G旗舰机型采用VC液冷或热管液冷 。 目前 , 华为Mate 20 X、三星Note 10、小米10等机型是搭载均热板的代表 。
其中 , 华为偏向于VC液冷技术和石墨烯膜的组合 。 据华为官方表示 , 石墨烯膜+VC液冷冷板的组合散热方案的应用使华为Mate 20 X的散热能力较上代Mate 10提升约 50% , 发热集中点的温度较上代下降了3 度以上 。
“从散热性能来看 , 多层石墨片是此前比较主流的散热方式 , 而后热管凭借灵活度较高 , 使用寿命长等特性也风靡一时 , 而均热板在性能层面比热管散热高于15%-30% , 成为5G手机时代较为主流的散热方案 。 ”业内人士向集微网表示 。
此外 , 数据显示 , 石墨片从3-6片增长到6片以上 , 其价格也从1美金涨到2-3美金;而热管/VC用量不变 , 价格从0.3-0.6美金涨到2-3美金 。 基于5G芯片功率大幅提升 , 设备功耗上升明显 , 传统的石墨片难以解决散热问题 , 在成本管控和性能择优的双向需求下 , 热管和VC均热板等散热材料需求大增 。
即将量产
业内周知 , 传统手机散热材料以石墨片和导热凝胶等材料为主 , 但石墨片存在导热系数相对较低 , TIM材料存在厚度较大等问题 。 在手机品牌厂商的需求下 , 石墨烯材料不断突破 , 热管和VC均热板逐步渗透到智能手机 , 5G手机尤甚 。
虽然 , 当前手机散热的比重相对较低 , 但受益于5G智能终端持续升级的影响 , 手机散热市场已经出现头部散热模块厂商集中化的趋势 , 台湾厂商双鸿、超众、泰硕等具备较强的实力 , 均热板更是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 。
在头部厂商集聚的同时 , 基于供需协同效应 , 均热板已从中国台湾供应链市场向内地市场发酵 , 内地散热材料厂商的布局成效显现 , 力图在此领域分一杯羹 。
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 , 当前碳元科技、中石科技、飞荣达等内地厂商 , 均进入了华为、三星等供应链体系 , 在热管和均热板相关产品领域 , 也已完成送样和客户认证 , 具备了一定的量产能力 。
据飞荣达2019年年报披露 , 导热材料及器件营收为5.34亿元 , 占比总营收比重20.42% , 同比增长199.18%;毛利率为24.29% , 同比下降0.85% 。 而正是在去年下半年 , 飞荣达为三星供石墨片等产品 , 也是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
同时 , 飞荣达在年报中表示 , VC均热板已分别通过几家知名企业的产品认证 , 具备量产能力;风扇和散热模组已取得客户的供应资格 。
中石科技在2019年年报披露 , 导热材料营收为7.07亿元 , 占总营收比重91.07% , 同比增长4.31%;毛利率为33.74% , 同比下降1.38% 。 其控股子公司中石库洛杰的热管收入保持增长 , 手机均热板研发取得实质性突破 , 完成了手机热管和均热板大批量交付的前期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