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汶川地震12周年 探寻我国防震减灾科技前进的脚步

5月12日 , 是汶川地震12周年 , 也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 12年来 , 转瞬间山崩地裂的巨大灾难 , 时刻鞭策着防震减灾、灾害预警科研人员不断进步 。 5月11日 , 采访人员走访了部分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 , 探寻我国防震减灾科学技术前进的脚步 。
11日 , 四川省广电局、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单位在成都高新区联合宣布 , 已在宜宾市南溪区、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建成“村村响”地震预警应急广播系统 , 这是全国首批县级“村村响”地震预警应急广播系统 。 “12年前 , 我国没有地震预警技术、没有地震预警网、没有地震预警服务 。 但如今 , 我国已具有全球领先的地震预警技术水平 , 多灾种预警科技也正在快速发展 , 为更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说 , 站在汶川地震12周年的新起点上 , 此次安装“村村响”系统后 , 当附近发生强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时 , 地震预警将通过已开通县区的下属镇乡级广播站和村级广播室响彻全区所有乡、镇、村 , 提醒民众避险 。
12年前 , 汶川地震导致灾区6140座桥梁损伤 , 多座桥梁垮塌 , 曾让救援队伍处处受限 。 如今 , 地震后建设的四川境内首条高铁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 , 已历经雅安芦山、九寨沟等多次地震考验 , 平稳快速地行驶在四川大地 。 “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建设采用‘全程高架、以桥代路’模式 , 桥梁占比达到近90% , 作为高铁桥梁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预制箱梁’ , 其技术要求极高 。 ”中铁八局桥梁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家均说 , 为满足成灌快铁抗震、高时速等多项技术指标要求 , 相关设计方拿出了国内最新的设计方案 , 并首先在当时试验条件较好的中铁八局广珠城际中山制梁场进行“破坏性试验” 。 “国内箱梁静载试验荷载系数一般在1.3倍 , 而当时为成灌快铁量身定做的箱梁 , 在破坏性试验中荷载达到2.0倍 。 这么坚固的桥梁架设在成灌快铁上 , 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 ”他说 。
12年前 , 地震造成的山洪、泥石流、山体崩塌等次生灾害频繁发生 , 让打通生命线的救援工作频频受阻 。 在处理当时举国关注、引起岷江瞬间断流的老虎嘴巨型堰塞体中 ,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王全才与团队成员首次提出“固坡桩”和“柔性框架石笼”创新工程 , 分别解决了普通抗滑桩不能在巨厚松散而又坚硬崩塌体成桩 , 及大型活动性松散体涉水岸坡长久柔性防护的难题 。 在“救灾生命线”都江堰、汶川、九寨沟通道的重大灾情应急排查和处置方案制定中 , 他和同事又针对“大规模高位崩塌致灾时空不定又极度危险灾害体” , 创造性地提出以明、棚洞为主的避灾方案 。 “如今沿线大小不同的刚、柔明棚洞随机可见 , 完全实现了快速安全旅游的目的 , 这是交通建设先进科学理念在西部高烈度脆弱山区落地的最好体现 。 ”
“在泥石流防治方面 , 当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接受‘尊重灾害 , 让步自然’的理念 , 在平面上极度侵占本该属于泥石流的有限空间 , 如泥石流堆积扇 。 在立面上仍用过时的选线原则 , 严重压低线路标高 , 仅仅傍河展线 , 这样一旦泥石流爆发 , 河床即可快速提高 , 堰塞湖很快使公路和城镇建设大量报废 。 ”他说 , 如今在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 , 科学家的“弃低”“追中”“从高”的崭新选线理念已获得认可 , 其相关成果已作为“三高”(高海拔、高寒、高速)公路选线原则的重大咨询建议 , 发挥实效 。
(责任编辑: HN66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