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文史]成为诸子的“综合体”,为什么说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他融合众说
韩非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哲学家 。 诸子的思想 , 对他的理论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
从《韩非子》一书中提出的主张、论点来看 , 虽自成法家一派 , 但不可能完全出于创造 , 其思想基础必有若干成分的承袭 , 掇菁撷华于诸子各家 , 而加以发扬光大 。
据司马迁《史记》所载 , 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 , 其归本于黄老” , 又“与李斯俱事荀卿” , 可知 , 韩非的思想学说与法、道、儒三家必具有承继的关系 。
另外 , 就“一民之轨 , 莫如法”的尚同于法的观点 , 可以见出韩非思想也有墨家的影子 。
韩非子与儒家
先秦时代 , 诸子百家学说盛行 , 以儒、墨、道、法四家最为重要 。
儒家起源极早 , 盛行于春秋时代 ,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 。 而法家则有申不害、慎到、商鞅等人 , 一直到韩非出现以后 , 统整申不害、慎到、商鞅各家的学说 , 使法家成为一大学派 。
由于韩非为荀子的弟子 , 其思想颇受荀卿影响 。
文章图片
孔子剧照
儒家的政治思想其基本观点 , 是崇尚以德以礼之人治 , 孔子以“仁”为核心 , 将人性的源头带入政治伦理 , 进而肯定生命价值 。
而荀子的哲学 , 是以“性恶”为基础 。 韩非师事荀卿 , 荀子尊君隆礼的权威主义 , 自然由礼而法的转入尊君重法的法家之路 。
韩非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 古代君王之的禅让 , 并不是他们品德高尚 , 而是做天子得不到更多的实惠 , 只好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辛劳 。
故韩非之法治思想 , 是站在人性的功利主义 , 专门针对儒家所宣扬的人治、德治而提出来的 。 由此亦可知 , 荀子影响了韩非的思想 , 可以说荀子是从儒入法的关键人物 。
韩非子与道家
从《史记》将老庄和韩非合传 , 而《韩非子》又有《解老》和《喻老》两篇专释老子 , 以及《主道》和《扬榷》等篇杂有道家思想来看 , 韩非有意借老子之言 , 加以引申并发挥在自己的学说上 。
老子重“道” , 在中国思想史上建构了其独特的体系 。 顺着老子形上常道和形下变道 , 由道转向法的过度人物 , 就是慎到和申不害 。 韩非的法学思想 , 又综合了慎到、申不害之学说 , 故道家与法家的关系十分密切 。
文章图片
老子画像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 他强调道是一切万物的存在根据 。 韩非则以道家的道法自然之言引申为君臣之道 , 将道家致虚守静的修养转为御臣的手段用于政治 , 将自然转而为必然 , 其言曰:
“先王以道为常 , 以法为本……故有术之君 , 不随适然之善 , 而行必然之道 。 ”
韩非试图将“法”提高至“道”的地位 。 “法”是至高的权威 , 任何行为必须由法的规范决定其价值与意义 。 既然道无所不在 , 法亦无所不在 。
韩非继承了老庄君德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 。 他认为 , 君王就算有高的智慧也不敌群臣的智慧;就算君王的才智平庸 , 只要使贤者效忠、智者尽虑 , 就可以了 。
这种“恬淡无欲”的道家观点 , 也成为韩非对君王驾驭群臣重势的一种论点:让群臣去管具体的事务 , 自己以“赏罚”二柄驱使臣子尽忠 , 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
文章图片
韩非影视形象
韩非子与墨家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 , 建立在“天志”的根基上 , 其言曰:“顺天意者 , 兼相爱 , 交相利 , 必得赏;反天意者 , 别相恶 , 交相贱 , 必得罚 。 ”
墨子的政治思想就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稳定、以功利主义为根据 , 而且人人“兼相爱 , 交相利”的社会 。 他主张兼爱、非攻以及尚贤尚同的思想 。
推荐阅读
- 西芹文史是怎样于乱世中存活,撰写史书取得颇高成就,一代文学家班彪
- 镜楼文史这盆污水怎么泼到他的身上了?,龚自珍儿子引洋人进圆明园
- 文史星空还会失去荆州吗?说出来别不信,若关羽同意江东联姻
- 文史星空但刘备不识货,不然刘备早就一统天下了,三国一位大才想投靠刘备
- 纵横文史败也萧何”,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成也萧何
- 文史救生圈为什么后期武将凋零?文鸯都能排第一,三国前期名将数不胜数
- 文史星空武功高强战功赫赫,确是薄情寡义之人,梁山排名第七的好汉
- 古风文史略论西汉时期的黄河水患与荒政
- 书香文史论宋朝经筵制度
- 天天文史能决定天子废立,西周时的“国人”究竟是什么人?真正的战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