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信科创』“高苹”恩仇录


作者 古月一刀
发表于看世界 2020年3月

『AI工信科创』“高苹”恩仇录
本文插图

如果用一个作品形容高通与苹果的关系 , 那应该是琼瑶小说 。
两个科技巨头之间有关“利益纠葛、爱恨情仇”的狗血剧 , 两年多的时间内在各个国家与地区轮番上演 。 今天是苹果起诉高通 , 明天高通起诉苹果 , 且争端都与专利相关 。
开始时 , 各位看官看热闹不嫌事大 , 围观得津津有味 。 但随着相同的事件频繁发生 , 大家也就审美疲劳了 。 据统计 , 过去2年 , 高通和苹果一共在全球6个国家、16个司法管辖区进行了总计超过50项的司法诉讼 。
在这场巨头的战争中 , 英特尔扮演的是“渔翁”的角色 。 高通曾是苹果的基带芯片供应商 , 但在争端期间 , 英特尔代替了高通供应了苹果两年的产品 。 背靠苹果这棵大树 , 英特尔赚得盆满钵满 。
但英特尔在5G上的短板 , 还是让苹果吃了亏 。 安卓阵营凭借与高通的良好关系 , 各家厂商都在2019年度推出了自家的5G旗舰手机 。 而曾经引领智能终端潮流的苹果 , 则在5G初年不见踪影 , 究其原因就是英特尔做不出5G芯片 。
两家因为争端都损失了不少钱 。 高通失去了苹果这一重要采购商 , 而苹果这两年因为“芯片不给力”屡屡背锅 。 兜兜转转 , 打够官司的两家公司又重新坐上了谈判席 , 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 , 放弃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法律诉讼 。
商业社会嘛 , 逃不出“和气生财”的理儿 。
苹果“低头”
细看之下 , 两家的和解其实还是有一方要吃亏一点的 , 这一方就是苹果 。
高通在5G芯片市场的一枝独秀 , 让苹果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 为了了结矛盾 , 苹果向高通支付了一笔未透露具体金额的一次性款项 。 之后 , 双方达成了为期6年、至多可达8年的全球专利许可协议 , 以及一份持续多年的芯片组供应协议 。
苹果选择息事宁人 , 和英特尔正在研发的5G基带芯片关系紧密 。 英特尔专门组建了一支数千人的团队 , 为新iPhone研发5G基带 , 但更大的数据量对基带芯片和RF天线造成了压力 , 导致5G的iPhone原型机无法很好地平衡发热和续航—英特尔没能达到苹果的要求 。
苹果并非没有给英特尔机会 。 但一而再再而三的磨合失败 , 使得英特尔无法按时在2020年向苹果交付对应的产品 , 而苹果最终也对英特尔造基带的努力失去了信心 。 在苹果与高通和解后 , 英特尔也“如释重负”般地发表声明称 , 将放弃为智能手机开发5G芯片 , 因为“没有明确的盈利途径” 。
2019年7月 , 苹果索性收购了英特尔的5G基带业务 , 包括1.7万份无线和射频专利 , 还有2200名英特尔5G基带部门员工从此变为了“苹家军” 。
苹果与英特尔的基带业务其实颇有渊源 。 iPhone发明初期 , 英飞凌是iPhone基带的主要供应商 , 前三代iPhone采用的基带都是来自英飞凌 , 而英特尔的基带技术就是2010年收购英飞凌得来的 。
自从采用英特尔基带后 , 关于iPhone“信号不太行”的声音不断 。

『AI工信科创』“高苹”恩仇录
本文插图

纽约第五大道的苹果专卖店
但请注意 , 使用英飞凌的是前三代 。 而苹果真正腾飞的时候 , 是从iPhone 4s开始的 , 也就是这一代起 , 苹果全面采用高通的基带芯片 。
高通的“货”是好 , 但是定价也很“黑” , 这一点苹果深有体会 。 按照合约 , 苹果需要为每部iPhone向高通支付7.5美元专利授权费 。 这笔钱不包括芯片的材料成本 , 仅仅作为专利费 。 苹果一直在抗议收费过高的问题 , 高通作了一定让步 , 但仍然是一个很高的价格 。 苹果对此耿耿于怀 。
2016年 , 蘋果为了制衡高通 , 在iPhone 7系列上开始采用双重供应策略 , 即新机一部分继续采用高通的基带 , 而另一部分则采购英特尔的基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