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读书》新刊 | 张治:“围城”题下的阅读史( 四 )


《围城》里对婚姻之两难处境的表现 , 背后还有更为丰富的修辞与思想资源 。 小说结尾方鸿渐所感慨的“老实说 , 不管你跟谁结婚 , 结婚以后 , 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 , 换了另一个” , 和上文苏格拉底之言颇为近似 。 八十年代初 , 钱锺书在给张文江的回信中 , 曾承认的确并非向壁虚构 。 回信中提到来信者引的爱默生语 , 指讲演录《代表人物》(一八五〇年)的著名议论 。 爱默生从蒙田对婚姻话题的“明智的怀疑主义”态度 , 延伸到青年立志从事政教、法律、文化等事业时将会面临的两难考验 。 这合乎钱锺书小说的立意 , 正如杨绛在九十年代初为电视剧《围城》写的题词:“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 对婚姻也罢 , 职业也罢 ,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
钱锺书的信里指示了苏格拉底名言的出处即《名者言行录》 , 并佐证以拉伯雷《巨人传》第三卷第九章中“那末你就结婚罢”“那末你就不要结婚罢”的反复辩论 。 实则不止于此 。 据教父作家杰罗姆所说 , 有一部以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忒奥弗剌斯特(Theophrastus)的名义创作的《婚姻金书》( Liber aureolus de nuptiis ), 即以明智之士应否结婚为主题 , 其中列举贤妻良母的典范 , 继而指出这种佳偶世间难求 , 绝大多数婚姻都令人失望 , 因此得出结论:明智之士不应娶妻 。 这种论调乃是西方古典时代至中古晚期一直兴盛的“憎婚”(misogamy)传统的表现 ,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以降 , 相关论说观点、诗文故事 , 数不胜数;后世在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还可见思想影响 , 其中列举了历代持不婚信条的哲学家 , 恰好可以和钱锺书曾开列的怕老婆哲学家名单相对照 。 这种关于结婚还是不结婚的讨论 , 乃是西方修辞学传统里“应否娶妻论”(an uxor ducenda)这一命题下的写作训练 , 见于著名的古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 。
「钱锺书」《读书》新刊 | 张治:“围城”题下的阅读史
本文插图

拉伯雷《巨人传》第三卷第九章插图(图中文字为——巴奴日问庞大固埃:我是否应该结婚?)
钱锺书对“应否娶妻论”这种修辞学命题传统的关注 , 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上 , 他还将之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 如议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未能透彻理解叔本华悲剧观思想:
苟尽其道而彻其理 , 则当知木石因缘 , 侥幸成就 , 喜将变忧 , 佳耦始者或以怨耦终;遥闻声而相思相慕 , 习进前而渐疏渐厌 , 花红初无几日 , 月满不得连宵 , 好事徒成虚话 , 含饴还同嚼蜡 。
即便宝黛姻缘实现 , 也会因欲望的满足而产生厌烦:这也等于是拒绝了想为《围城》安置美满结局的“狗尾续貂”者 。 不仅如此 , 《管锥编》里论中西古今人世间的“男女乖离 , 初非一律” , 论“爱升欢坠”如“转烛翻饼” , 更涉及心理欲念的变迁无常 , 这注定与固定人伦秩序的婚姻契约构成了无法避免的冲突 。 在《管锥编》的最后一篇 , 由释彦琮《通极论》首先提出的“嫁娶则自古洪规……何独旷兹仇偶 , 壅此情性 , ……品物何由生?佛种谁因续?”这一问题 , 揭示宗教上的超越性思想也未能彻底解决人生的“围城”之难题 。
「钱锺书」《读书》新刊 | 张治:“围城”题下的阅读史
本文插图

《围城》 , 钱锺书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平装版(来源:kongfz.com)
此外 , 深究某些小说细节的出典 , 会发现也有“围城”之象的存在 。 比如在方鸿渐受聘到三闾大学任教前夕 , 钱锺书用了句看似俏皮的西方典故:
在西洋古代 , 每逢有人失踪 , 大家说:“这人不是死了 , 就是教书去了 。 ”
在晨光版单行本中 , 这句话后面附有拉丁文 , 后来版本又删去了:Aut mortuus est aut docet litteras , 这见于伊拉斯谟的《箴言录》 , 是对希腊哲学家芝诺比乌斯《箴言集》第四组第十七条的译述 。 原话背后的意思是罗马帝国时代的雅典人不堪战乱之苦 , 受制于征服者 , 许多囚犯到战胜国去教人子弟读书 , 偶有故人还乡 , 被问到亲友现况 , 答曰:“不是死了 , 就是教书去了 。 ”范旭仑提供了另外一个线索:《围城》里的这句话也可能是从当代爱尔兰作家肖恩·莱斯利(Shane Leslie , 1885-1971)写伊顿公学生活的自传体小说中抄来 , 证据也是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 莱斯利小说就题作《城中人》( The Oppidan, 1922), oppidan一般意思是“城镇里的人” , 首字母大写就特指伊顿公学的寄宿学生 。 小说里描述过一位原本怀有政治理想、打算进国会的兰姆先生 , 最终却留在伊顿教古典语言 。 小说家说:“古希腊谚语曾说 , 什么人消失了 , 他不是死了 , 就是成了一个学堂先生 。 ”这段话只是英文 , 并不是伊拉斯谟的拉丁语译文 。 此处更为强调现代学院体制造成知识分子的与世隔绝之感 。 而钱锺书回国后的十年里 , 一直未能谋得大学里的稳定教职 , 可以说是在“城中人”和“城外人”之间游离 。 《围城》里揭露了脱离现实关怀而变得空疏无聊的高等教育模式 , 以及知识分子圈中颓唐卑琐的精神世界 , 这种批判态度也正有赖于小说家本身游走于内外的视角才得以成就 。 此外 , 《围城》运用芝诺比乌斯这句话 , 与战争语境的结合更为紧密 , 更为深沉蕴藉地展现小说的现实主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