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图片

出品:新浪探索 《科学好故事》第二期
编译:叶子
糖 , 又称“添加糖” , 无处不在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调味糖(如蔗糖)、甜味剂、蜂蜜和果汁 , 这些甜蜜蜜的小东西经提取和提纯后添加到我们日常的食品和饮料中 , 口感大大提升 。
各类复杂和简单碳水化合物其实也是由糖类分子构成的 , 消化后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 供细胞产生能量 , 维持我们聪明大脑的运转 。 复杂碳水化合物比如全粒谷物和蔬菜 , 简单碳水化合物则更容易消化 , 可以迅速向血液中释放糖分 , 比如我们日常食物中含有的果糖、乳糖、蔗糖、葡萄糖、以及人造玉米糖浆等其它糖类 。
#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图片

你可能很难想象 , 人类一度只有在水果成熟的那几个月里才能接触到糖分 。 大约8万年前 , 人类偶尔才能吃到水果尝到糖的甜味 , 因为大多数水果都被鸟儿抢去了 。
在16世纪之前 , 只有富人才吃得起糖 。 但随着殖民贸易 , 糖逐渐变得越来越普及 。 到了上世纪60年代 , 人们发明了将葡萄糖大规模转化为乳糖的技术 , 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果糖和葡萄糖的浓缩物——高果糖玉米糖浆 。 许多公共健康提倡者认为 , 高果糖玉米糖浆对人体的危害远超其它任何一种糖类 , 而很多人想起“糖”这个词时 ,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
#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图片

如今 , 我们一年到头都可以随时享用充足的糖分 。 这些糖营养价值其实并不高 , 并且十分容易获取 , 只要打开一罐饮料或一盒麦片就行 。 现代人的糖分摄入远远不如远古时期那么健康 。 如今 , 糖已经变成了威胁公众健康的头号公敌:政府开始对糖收税 , 学校和医院不再通过自动贩卖机出售糖果 , 专家甚至建议把糖从日常饮食中彻底剔除出去 。
最新研究发现 , 吃糖更多的人更易患二型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但这也许不是吃糖的错 。
#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图片

到目前为止 , 科学家还没能证明糖除了热量过高之外、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 一项研究显示 , 每天的果糖摄入量若超过150克 , 就会降低胰岛素敏感度 , 从而增加患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的风险 。 但研究人员也总结道 , 通常在摄入大量糖分之外、摄入的热量也过量时 , 才会发生这种情况 , 而且对健康的影响更可能是因为 , 摄入糖分会增加卡路里过量的几率 , 而不单单是糖本身的作用 。
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指出 , 把某种食物“妖魔化”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 , 会导致人们产生误解 , 甚至拒绝食用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 。
糖分冲击
1970年到1990年期间 , 美国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消费量增长了足足十倍 , 增幅远超其它任何一类食物 , 这与美国的肥胖发生率增速刚好相符 。
#摄入#糖分“妖魔化”:真的对健康有害吗?
图片

含糖饮料通常都会用到高果糖玉米糖浆 , 也一直是糖与健康相关研究的重点 。 一项大型分析发现 , 含糖饮料饮用量与体重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 换句话说 , 人们并不会因为多喝了软饮料、多摄入一些能量 , 就减少对其它食物的摄入 , 可能是因为这些饮料容易增加饥饿感、或减少饱腹感 。
但研究人员总结道 , 虽然软饮料摄入量和糖分添加量与肥胖人数同步增长 , 但这种相关性太过宽泛 。
而且并非所有人都同意高果糖玉米糖浆是造成“肥胖危机”的主因 。 一些专家指出 , 在过去十年间 , 全世界数个国家的糖浆消费量都在不断降低 , 但肥胖水平却不减反增 。 比如在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几乎不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地区 , 也广泛存在肥胖和糖尿病等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