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核心作用和对主流教育场景的分析
本文将分享我目前对区块链阶段性的认知 , 并以此为核心 , 分析目前主流的区块链+教育场景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区块链到底能做什么?
对于区块链到底能做什么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区块链可以带来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 , 可以构造一种全新的、基于信任的生产关系;比如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性 , 可以进行存证与追溯;比如区块链可以通过对ERC20、ERC721等Token的使用 , 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 适用于共享经济、租赁等场景;比如区块链可以把上链的物理实体拆分为多个小粒度的单位 , 可以用于资产证券化等等 。
我对于区块链的核心理解是:区块链是一种在多方参与的交易中 , 通过提高信息置信度 , 从而提高信任传递效率 , 进而提高交易效率的技术 。
交易价值越大、信息造假产生的收益/损失越大、交易方之间越不熟悉、交易链条越长 , 区块链的价值越高 。
在这里 , 不应把交易狭隘的理解为钱—物、钱—服务的交易 , 只要是双方或多方以己所有 , 换己所需 , 均可以被认为是交易 。
下面 , 我将对上述观点进行详细说明 , 并以教育中的“记录—评价”场景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
二、观点阐述
本节我将通过对我的观点中的几个关键词进行说明的方式 , 对观点进行具体阐述 。
(1)多方参与的交易
多方参与乍看起来很好理解 , 一般的交易都是在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的 , 那么是不是所有交易场景都适合使用区块链呢?
举一个不适合使用区块链的例子:A学校委托B测评机构对在校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评并提供原始数据 , B机构在测评结束后 , 产出测评报告 , A学校根据测评报告 , 制定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 。
在这一场景下 , 虽然A学校和B机构之间发生了交易 , 但A学校作为原始数据的提供方和交易结果的接收、使用方 , 几乎没有理由对原始数据进行造假 。可见 , 并不是所有多方参与的交易场景 , 都适合使用区块链 , 在实际应用时 , 需要加以甄别 。
(2)信息置信度
只要提到区块链 , 一般都会提到信息的不可篡改 , 这是区块链可以提高信息置信度的一个原因 。
那么如何保证信息在上链前的真实性呢?
其实对于大多数信息 , 我们很难客观、严谨的论证其真实性 , 大部分情况下 , 只要信息的置信度超过了人的信任阈值 , 这条信息就可以被相信 。比如我国GDP增速 ,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一定比普通人说的数字置信度更高 , 所以区块链项目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捆绑一些高端学者、政府部门、知名院校等进行宣传 , 以提高置信度 。
除此之外 , 还可以采用物联网设备(如区块链芯片)等执行数据的收集和上链操作 , 尽量减少人为参与 。
在这里 , 我想主要介绍一种提高信息置信度的方式:多方签名 。
多方签名指一条信息需要经过全部或部分与其相关的用户进行签名后 , 才可以上链存证 。举个例子 , 想把“A学生语文考试得了100分”这条信息上链 , 理论上需要A学生、A学生的监护人、A学生的班主任、A学生的语文任课老师、A学生的同学、其他老师等与信息直接、间接相关 , 和与信息所属人直接、间接相关的人全部或部分进行签名确认 , “A学生语文考试得了100分”才可以上链存证 。
通过对信息360度的签名确认(类似于绩效中的360度评估) , 可以比较容易的让一个与A完全没有交集的陌生人B在看到这条信息时 , 提高信息的置信度 , 从而快速建立B对于这条信息的信任(现在很多众筹平台中有一个专门的栏目 , 供众筹人的亲属、同学、同事等来说明情况 , 就是一种中心化的提高置信度的方式 。
与区块链的区别在于 , 我们有理由怀疑中心化的众筹平台是否在其中掺杂了假的确认信息 , 而在区块链上 , 签名者可以通过公钥确定 , 且对应的私钥只有签名者才知道) 。当然 , 这种多方签名的方式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学习成本和使用成本 , 在实际使用中会产生很大的阻力 , 需要同时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利益才可能成功 。
推荐阅读
- 外观■免购置税、外观耐看且运动、价钱还适中……这几款150cc以下主流品牌踏板值得推荐
- 「」青岛市工商联处长鲍新江:区块链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淘宝网』从4款主流产品出发,掌握“搜索”交互
- 区块链■区块链+纪检监察会带来什么?
- 区块链■币圈借央行数字货币自嗨 区块链技术前景未定
- 「区块链」为什么说央行数字货币是区块链的噩梦
- 「」全球23家电信巨头布局区块链,数字货币 打响“支付翻身战”
- 区块链:区块链助推集权化企业集团管理模式
- 「」担心海淘到假货?区块链溯源盯紧物流
- 『区块链』24小时News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正式发布《中国区块链金融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