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深度谈 |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值得信赖


「药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深度谈 |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值得信赖
本文插图

2019年底 ,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建平来京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举办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会 。
会后 , 采访人员就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相关问题请教周建平 。 针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 其质量和疗效仍然不如原研药”等观点 , 周建平表示 , 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标准非常严格 , 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日本 ,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值得信赖 , 完全可以实现进口替代 。
我国一致性评价标准严格
Q1 仿制药跟原研药是同一个通用名、同样的化学成分 , 请问为什么会存在质量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会对临床造成什么影响?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 。 此前我国在仿制药物时主要是仿标准 , 即如果仿制药和被仿产品执行相同的质量标准 , 就认为两者质量等同 。 一般来说 , 一种原研药专利到期后 , 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剂量和理化特性都会公开 。 在进行仿制药研发时 , 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应该是一样的 。 但药品质量标准并不能包含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内容 。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比较多 , 比如说制剂所使用的原料药 。 如果原料药的纯度、晶型或者有关物质等与原研药存在差异 , 则会直接影响到制剂质量 。 辅料也会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 。 另外 , 在制备工艺方面 , 仿制药即使用与原研药一模一样的原料 , 但在制备工艺上如果没有达到最优化 , 质量上也会产生差异 。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患者服用药品后 , 人体吸收效果可能不如原研药 , 这就产生了疗效上的不一致 。
Q2 如何避免这种质量标准一致但疗效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呢?
我国启动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 这就要求我们的仿制药不仅要在质量标准上一致 , 而且在临床疗效上也要一致 。 换句话说就是 , 仿制药生产企业必须以参比制剂(原研药或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为对照 , 全面深入地开展比对研究 , 包括处方、质量标准、晶型、粒度和有关物质、溶出曲线等主要药学指标 , 证明仿制药与原研药药学等效(PE) 。 再通过临床生物等效试验 , 证明仿制药与原研药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 , 即生物等效(BE) , 从而实现治疗等效(TE) 。 这实际上相当于重新做一个仿制药的研发 。
以药学指标比较研究为例 , 在仿标准的时候 , 我们可能只关注药品在一个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 但在一致性评价过程中 , 我们要关注药品在胃、十二指肠、肠和水这4种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 当然 , 有少数品种如果发现其溶出和吸收跟原研药保持了一致 , 就可以免BE , 美国FDA也是这样要求的 。 不过 , 在我国可以免BE的品种非常少 。 也就是说 , 我国目前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比国外的要求还严格 。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可以实现进口替代
Q3 目前 , 我们听到有部分观点认为 , 尽管仿制药通过了一致性评价 , 但疗效还是不如原研药 。 对此 , 您怎么评价?
一个仿制药是否达到一致性水平 , 我们是有评价标准的 。 比如说在药学方面 , 溶出度是个典型指标 。 如果一个仿制药在药学上做到与原研药一致 , 在临床上做到体内吸收也跟原研药一致 , 那么这二者就肯定一致了 。
现在坊间有这样的声音 , 说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临床上还是不如原研药 , 不良反应比原研药大 。 一般来说 , 不良反应造成有两个原因:一是有关物质 , 二是释药和吸收曲线 。 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情况下 , 应该不存在后者 。 对于前者 , 我要说的是 , 国内很多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比国外的还要低 。
Q4 那为什么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原研药就是好”?
原因有二:一是在我国 , 原研药大约拥有30~40年的临床垄断地位 。 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患者 , 都对原研药有高度认同 。 二是有安慰剂效应因素存在 。 我们都知道 , 安慰剂效应在临床可能发挥30%的作用 。 “贵的比便宜的好” , 这是人的常见心理 。 我个人认为 , 安慰剂效应大大促进了原研药在国内临床地位的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