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罗伊德」14部电影,带你搞懂11个心理治疗学派( 二 )


如果你小时候总是充满各种「坏妈妈─坏我」的经验 , 你也很容易「处罚自己」 。 藉由伤害自己去消除一些不可以被那个「内在妈妈」接受的部份 , 藉由让自己流血 , 切割掉不好的部份、不让它感染到你身上其他好的部份 。 甚至 , 你对母亲会有一些隐藏的怨恨 , 心想:如果妈妈是「好」的 , 她为什么没有把这些「好」传给我?如果妈妈是「不好」的 , 又为什么要把这个「不好」传给我?
「有的人虽然离开了父母 , 却一直渴求一个能替代父母的人 。 」──冈田尊司《母亲这种病》
母亲 , 究竟是什么?其实 , 我们对于母亲有很多「看不见的担心」 , 一方面害怕她会丢下我们离自己而去 , 另一方面又不能忍受世界上竟然有一个如此强大的存在(毕竟她支配着年幼的我们的生死) , 而这些担心 , 也变成日后你恋爱或生活的无形阻碍 。 换言之 , 忧郁、上瘾症、自残、茧居、虐待、离婚、完美主义等诸多问题 , 其实都与母亲的态度或相处模式有关──甚至 , 与你的伴侣选择有关 。
《钢琴教师》没有鬼、没有杀人魔 , 但堪称是14部影片中最让人屏息战栗的电影!
「弗罗伊德」14部电影,带你搞懂11个心理治疗学派
本文插图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你有一个不想被看见的、伤害自己的坏习惯吗?
你曾经抠掉伤口的结痂、咬手指到流血、用指甲刀剪脚皮吗?如果你曾经有「让自己流血的经验」 , 那些你所压抑的自己 , 究竟代表哪些欲望呢?《钢琴教师》(La Painiste)描述一位将近40岁的女钢琴老师Erika与男学生Klemmer的师生恋 , 整部片描述Erika与母亲支配─服从的关系 , 母女间对话与行为间的不一致 , 并将这样的关系 , 复制到她与学生Klemmer的关系里 。 一幕幕的自我伤害 , 或是攻击别人、其实只是一种欲望的宣泄 , 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攻击 。

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身份心理学、自体心理学
「有些人之所以你受伤难过 , 却又难以让你放下 , 是因为他们提供的那些负面安抚 , 让你感到安心与熟悉 。 」
为什么你总是爱上某种「型」的人?可能是外表、个性、对待你的方式等等 。 或者 , 那些「曾经是你最爱的特质」 , 到后来都变成你最讨厌的特质?为什么会这样?
关于爱与被爱 , 另一个吊诡的问题是──既然弗罗伊德说我们是「驱乐避苦」的 , 可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自讨苦吃?
英国客体关系学者费尔贝恩(William Ronald DoddsFairbairn)可能会跟你说:「因为我们在感情里面索求的从来不是『爱』或『快乐』本身 , 而是寻求『客体』 。 这个客体可能会让你痛苦(负面安抚) , 但有安抚总比没有安抚好 , 所以我们会飞蛾扑火、把受虐当成愉快 。 」
《双面诱惑》推荐给童年总是被忽略总是活在别人期待下的你!
「弗罗伊德」14部电影,带你搞懂11个心理治疗学派
本文插图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双面诱惑》描述一个表现差强人意的戏剧系女孩约瑟芬 , 有一个身心障碍、需要照顾的妹妹 , 也因为这样母亲都把注意力放在妹妹身上 , 忽略了约瑟芬其实也要被照顾、被在乎 。
约瑟芬透过伤害自己让母亲在乎 , 透过在现实生活中去扮演浪荡女「卡蜜儿」来获得导演对他的青睐、勾搭上一位隧道工程师 。 其实 , 那些她对爱的渴求、对于被关注的期待、为了戏的牺牲与改变 , 都是因为她想要被看见、被珍惜 。
你心里 , 是否也有一个想要被好好珍惜的自己?

新精神分析理论评述
「有时候你将一个人推开 , 是因为你无法接受或相信他对你的好是『真的』 。 」
什么是疯狂?心理治疗真的有用吗?
在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等相关理论告一段落之前 , 老师预留了一堂课让我们回顾这些理论的学者与相关的个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