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聪明绝世,何以对数百万家资一无所知?( 二 )
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里 , 作者主要是写众人给宝玉祝寿的故事 。 午饭后大家散开休息 , 黛玉和宝玉站在花下闲聊 。 当两人议到探春利用暂时治家的机会做了些改革时 , 曹雪芹有一段很值得注意的描写:黛玉道:“要这样才好 , 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 。 我虽不管事 , 心里每常闲了 , 替你们一算计 , 出的多进的少 , 如今若不省俭 , 必致后手不接 。 ”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 , 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 ”黛玉听了 , 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这段话看似平淡 , 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 , 可是仔细玩味 , 其中包含的内容其实极为丰富 。曹雪芹不是说黛玉偶尔有空时才做此“算计” , 而是说“每常闲了” , 这是“常常当有空的时候”的意思 。 我们当然不必理解为黛玉一有空时 , 不去吟诗作画看书 , 而是在给荣国府算账 , 但荣国府收支状况不佳经常萦绕在她心头却可确定无疑 。这位超凡脱俗的女诗人“每常闲了”竟然在给荣国府算账 , 这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 。 算账的结果是荣国府“出的多进的少” , 即入不敷出 , 这和王熙凤在第五十五回里所说的“出去的多 , 进来的少”是一个意思 。 王熙凤在荣国府管理家务 , 收入与支出情况她心里当然清楚 , 可是林黛玉要得出“出的多进的少”的结论 , 她必须得知道“进”有哪几项 , 数量是多少 , 而“出”又是哪几项 , 数量又各是多少 。 这位弱不禁风的小姐哪怕是只知道大概的数字 , 也须得是平日细心观察方能获取有关信息 , 因为她并没有接触账目的机会 。
若联系第二十六回里给潇湘馆众人发放月钱时黛玉在一旁监看的细节 , 可以发现她确实是很有心机 , 故而作者称她“心较比干多一窍” 。黛玉在荣国府有寄人篱下之感 , 但在潇湘馆 , 她须维持自己的绝对权威 , 亲自照看着发月钱是让潇湘馆的奴仆清楚这一点的方法之一 , 这同时也是黛玉经济意识的一种表现 。 曹雪芹一方面赋予黛玉清逸脱俗的诗人气质 , 另一方面又使她无法摆脱俗务 , 这无损于黛玉的形象 , 相反 , 作者是用相当精细的笔法 , 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从这条线索考察黛玉在荣国府中那些年的表现 , 可以发现她的性格其实曾有个变化的过程 。林黛玉对客居荣国府的地位极为敏感 , 她初到荣国府时还是个小女孩 , 在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里 , 周瑞家的代薛姨妈给姑娘们送宫花 , 黛玉是未接先问:“还是单送我一人的 , 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 , 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 , 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 ”说故意让别人挑剩了再给林黛玉 , 这恐怕是言过其实 , 但周瑞家的一处处送时将黛玉安排在最后 , 潜意识中似确有以自家小姐为先的念头 。因父亲去世 , 林黛玉二进荣国府时已是个孤儿 , 年龄也渐长 , 挑剔送花那般提防受欺负的尖刻语言已不常出现 , 但寄人篱下的意识其实更强烈 。 在第二十六回里 , 黛玉夜晚去怡红院 , 恰好遇上晴雯与人怄气 , 不肯开门 。 这样的委屈与难堪黛玉还从未承受过 , 若将事挑开计较 , 她完全可出这口闷气 。 此时黛玉想到的却是“如今父母双亡 , 无依无靠 , 现在他家依栖 。 如今认真淘气 , 也觉没趣” , 她强让自己忍了 , 第二天与宝玉谈起此事 , 误会解释后也只是一笑了之 。随着故事的进展 , 黛玉言辞尖刻的一面在渐渐消退 , 友善大度的一面则在显现 , 在后来几次的诗社活动中 , 她还多次引起伙伴们欢快的笑声 。 黛玉明显地变得豁达起来 。
如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里 , 她甚至安慰起性格豪爽的史湘云 。 湘云与黛玉都是父母双亡 , 当湘云感叹“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时 , 黛玉却能笑着劝她:“不但你我不能趁心 , 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 , 无论事大事小 , 有理无理 , 其不能各遂其心者 , 同一理也 , 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通过浓墨泼洒的明写与润物无声的暗示 , 以及伏笔的交叉结合 , 曹雪芹塑造了一个立体式的复杂的幽美绝俗的典型形象 。黛玉一开始被困惑和心理阴影所笼罩 , 可是她又逐渐地走向了超脱 。 无端失踪的巨额家产 , 最终没能成为黛玉心灵上的枷锁 , 她始终不渝坚持的是对自己的“知己” , 即宝玉的相知相爱 。 用五世先人积累的家产 , 换取一个可以和心上人共度少年时光的大观园 , 也是种不错的选择吧?这才是在曹雪芹构思中的“绛珠仙子” 。最后 , 我们还是得提及涂瀛 , 他在《红楼梦问答》中第一个提出了林黛玉的家产问题 , 启发了许多人在这方面的探究 , 而他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便是:“林黛玉聪明绝世 , 何以如许家资而乃一无所知也?”涂瀛对此的解答是:“此其所以为名贵也 , 此其所以为宝玉之知心也 。 若好歹将数百万家资横据胸中 , 便全身烟火气矣 , 尚得为黛玉哉?然使在宝钗 , 必有以处此 。 ”尽管时光已流逝了近二百年 , 但涂瀛的解答在今日仍然有启示读者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