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腐败顽疾为何病入膏肓?

泰国的腐败顽疾为何病入膏肓? 官员贪腐是“政治之癌” , 是社会毒瘤 , 这几乎是全世界的共识 。 经常在本星君的文章中提到的泰国 , 却是一个患“腐败之癌”的重疾国家 。 泰国官员腐败起来有多狂妄?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微笑国度深受腐败之害呢? 本星君今天从一个案例开始 , 钻探泰国的腐败现象 。 (一)污水横流的曼谷泰国地处东南亚 , 虽然河流湖泊众多 , 看似不缺水资源 , 但其实水污染一直困扰着泰国 。 时至今日 , 大约有4300万泰国人饮用着受污染的水 , 而泰国总人口还不过7000万 。 也就是说61%的泰国人 , 还达不到咱们这里贫困户脱贫时候“有干净安全的水喝”这一条标准 。 讲泰国的腐败 , 为何先说泰国严重的水污染呢? 治理泰国的水污染 , 本来并不难 。 泰国政府的腐败 , 才让治理水污染这件事情办的十分困难 。 其中 , 柯龙丹污水处理厂腐败案件 , 堪称泰国腐败的“集大成者” 。 各种腐败现象在这一案子中集中表现 。 曼谷用占全泰国千分之三的土地 , 养着全泰国八分之一的人口 , 本来就是人口、环境、资源矛盾十分尖锐的地方 。 加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 , 突如其来的工业化浪潮 , 曼谷周围水系的污染状况急剧恶化 。

泰国的腐败顽疾为何病入膏肓?

▲湄南河曼谷段的照片 , 反映出当地污染之重 泰国首都曼谷地处湄南河冲击平原的入海口 , 湄南河水系在这里汇集进入大海 , 这里也就成了水中各种污染物的聚集地 。

泰国的腐败顽疾为何病入膏肓?

▲在被污染的湄南河中 , 当地渔民仍以在此捕鱼为生 彼时 , 近千万人口的曼谷 , 在浑浊发臭的密集水系中建起了一个个工厂 。 地处热带的曼谷 , 十多岁的孩子们仍然常常脱光了衣服就跳入这些河沟里面游泳 , 他们还以为曼谷水质和他们父辈年轻时候一样 。 然而回到岸上后 , 身上的恶臭几个星期消除不了 , 水中的重金属也让不少人慢性中毒 。

泰国的腐败顽疾为何病入膏肓?

(二)喂肥了贪官的治污工程1995年 , 对泰国水污染实在看不下去的亚洲开发银行准备给泰国政府的环保部门低息贷款1.5亿美元 , 在曼谷市区近郊建立污水处理厂 。 项目最初的选址是在曼谷郊区工业区的东侧和西侧分别建立两个独立的污水处理厂 , 这样就能分别就近处理周边5000家工厂的工业废水 , 这本是绝佳的选址 。 但到了泰国政府有关官员手中 , 选址被神不知鬼不觉的变更到了比东侧污水处理厂还有往东20公里外的地方 。

泰国的腐败顽疾为何病入膏肓?

不仅选址远离污染区 , 增加了废水运输的成本 , 泰国官员还将原来的两个污水处理厂合并为一个 。 在这些泰国官员来看 , 合并为一个集中处理的污水厂 , 能让这个工程项目显得体量更大 , 能冲刺东南亚最大污水处理厂的记录 , 他们脸上有光 , 也更容易获得投资 。 事情果然如泰国官员所愿 , 项目变更后 , 亚洲开发银行追加了0.8亿美元的贷款 , 当时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也为此投资了0.5亿美元的投资 。 加上泰国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作的投资 , 这个工程的造价在图纸的变来变去中就几乎翻了一番 , 达到6.8亿美元 。 还是原来的配方 , 还是熟悉的味道 。 看来全天下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 , 大多都有官员干预项目、工程计划变更等操作 。 柯龙丹污水处理厂不光选址变更 , 连污水厂的功能都作了重大变更 。 原来立项时候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处理这些功能基本丧失 , 本应有的环境影响评估也在官员的糊里糊涂中蒙混过关 。 这个腐败工程中最不知廉耻的操作是:新的选址的土地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 。 若干年后 , 人们知道 , 新选址所用土地中的相当部分 , 是当地一名高官实际持有的产权 。 这名高官和他的同僚一起 , 将项目选址改到自家地里;又把自己的地 , 以高价卖给污水厂 。 纳税人的钱就这样流入官僚们的口袋中 。 (三)造价七亿美元的腐败工程如果说只是默默的贪钱 , 也就算了 。 又坏又傻的贪官们在变更这个工程计划时候 , 只想着怎么捞钱 , 以至于工程设计漏洞百出 , 甚至贻害一方 。 其中一大危害就是 , 因为污水处理厂的重金属处理部分成了“豆腐渣”工程 , 导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 , 成了当地居民的新的污染源 。 这些靠渔业为生 , 养殖贝类或海鱼的当地居民 , 因此而快丢了饭碗 。 (谁能在污水中养鱼捕鱼啊) 如果说腐败行为不可能根本杜绝 , 那么当腐败现象发生后 , 就应该有相应的反腐败机制对这些腐败现象实施纠正 , 对具体的腐败案例进行查处 。 可惜的是 , 这种反腐败机制几乎空转了 。 这才是泰国腐败现象中最可悲的地方 。 受到该污水处理厂直接影响的当地渔民多次举报其中的腐败 , 但都没有引起任何监督检察机构的调查处理 。 无奈的渔民们 , 甚至趁着亚洲开发银行2000年在泰国清迈举行年会期间向该银行高管举报 , 但也都石沉大海 。 其实该去举报的 , 不只有污水处理厂周边居民 , 更应该是全体泰国人 , 因为这个工程项目用了全体纳税人的钱 , 却只喂肥了少数几个腐败官员 。 柯龙丹污水处理厂案件最终案发 , 还是2001年泰国政府变更 , 他信上台担任总理后 。 也许是之前的利益集团有些失势 , 也可能是新总理他信迫于民意的巨大呼声不得不调查此事 , 2003年2月泰国当局终于开始查处此案 , 此时距离该工程立项已过去8年 。 只不过 , 调查开始时 , 涉案的重要贪官已经脚底抹油——溜了 。 他们顺利的逃到了国外 , 继续他们奢靡的生活 。 那个曾经打算修建成东南亚最大污水处理厂的柯龙丹污水处理厂 , 既不能用 , 也没钱拆 , 只有遗弃在那里 。 近7亿美元(约合50亿人民币)造价的工程 , 就成为搬不走的腐败证据 。 (四)泰国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何在?对泰国的腐败 , 其实人们一点都不陌生 。 几年前 , 游客入境泰国 , 可能被边检人员索要小费(虽然东南亚都有这个恶习) , 小费给多点还有官员帮游客插队 , 节约了游客的时间;在泰国驾车如果违章了 , 交警也会问司机要点钱了事 。 这是基层“苍蝇飞”式的基层腐败 。 直至最高权力中枢 , 也都常常爆发大型腐败案件 。 前面提到的那位掀开柯龙丹污水处理厂腐败案件盖子的总理他信 , 也因为大米补助腐败案而被指控 , 以至于流落外国 。 当然 , 他信一案也有说是纯粹的政治斗争(军队、国王和民选政府之间的斗争)的结果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除了这种最高层的腐败案件外 , 柯龙丹污水处理厂这种纯纯的、与政治斗争无关的贪钱大案 , 以及无处不在“苍蝇飞”式的腐败 , 已经重重地伤害了泰国 。 那么 , 为何泰国腐败案件频发? 从政治体制来讲 , 泰式不彻底(甚至浓浓封建味儿)的所谓“君主立宪制” , 就已经酝酿了腐败滋生的土壤 。 泰国号称君主立宪制 , 但是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 甚至一些领域超过那些纯纯的君主专制国 。 没错 , 泰国国王至今仍然拥有绝对的权力 , 王室首先就是政治专权、经济垄断的一个集团 。 在这个星球上目前仍存在的王室中 , 最富有的 , 不是成天打造自己“土豪”人设的迪拜酋长 , 也不是连美国都要给足面子的沙特王室 , 而是泰国王室 。 (全球前5大最富有的王室除了第一名泰国王室自称是“君主立宪”外 , 其他王室都是赤裸裸的君主专制国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