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无锡工商银行从业人员眼中的金融变迁

小编提示您:本篇文章标题是《改革开放40周年:无锡工商银行从业人员眼中的金融变迁》。//本文由热心网友[55只手遮天] 投稿。


改革开放40周年:无锡工商银行从业人员眼中的金融变迁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40周年:无锡工商银行从业人员眼中的金融变迁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198411日,工商银行无锡支行正式从人民银行分设成立,承担原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40年,物换星移。40年,日新月异。无锡工行坚持科技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信息化进程,持续改变银行厅堂服务模式,以安全快捷的结算网络向广大客户提供卓越的金融服务,助力无锡经济高质量发展。

回顾:见证银行“独有风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无锡工行30多年业务变化的经历者,邵旭东和他的伙伴们见证了银行许多独有的风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算盘,曾是工行老员工手中的一大法宝,加减乘除无所不能,老员工轧账时打起算盘来那叫一个快,现在的新员工就算用计算器也赶不上那个速度。但不知不觉中,算盘不再成为新员工的必考技能,明细轧账模式的出现让算盘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只有偶尔到网点仓库中,才突然发现当年的算盘上灰尘已经越积越厚。

80年代对公网点都设立有专门的出纳柜台,专门为企业和大型商场清点现金营业款,经常是数不完的钱和加不完的班;而随着90年代中后期开始推广信用卡刷卡消费,到现在普及了电子支付,出纳专柜不复存在。

手工利息计算则是当年每个网点员工闻之色变的噩梦:八九十年代计算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时,需要熟记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各档次和各时间段的利率;个人活期储蓄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次结息全网点的人至少要加班加点半个月以上;单位账户每天营业结束后还需要抄写账户余额,每季通过手工结计账户余额积数并计算利息,记入单位账户;现在,这些海量计算都已完全被计算机所替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