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央视春晚彩排!看完到场明星,网友热议:今年的电费又省了

2025央视春晚彩排!看完到场明星,网友热议:今年的电费又省了

文章图片

2025央视春晚彩排!看完到场明星,网友热议:今年的电费又省了

文章图片

2025央视春晚彩排!看完到场明星,网友热议:今年的电费又省了

文章图片

2025央视春晚彩排!看完到场明星,网友热议:今年的电费又省了

文章图片


每年临近春节 , 央视春晚的彩排名单一曝光 , 就会掀起一场“全民讨论大会” 。 今年也不例外——有期待、有吐槽、有争议 , 甚至连“没兴趣”的人 , 也忍不住对阵容指点几句 。 那么问题来了:春晚究竟是用情怀打动观众 , 还是靠流量和套路维持热度?

彩排名单中 , 老面孔扎堆成了网友们的“吐槽点” 。 比如 , 岳云鹏 , 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七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了 。 然而 , 这次似乎有些“翻车”——不少人直接在评论区“开火” , 说他的作品缺乏新意 , 连段子都像是去年的翻版 。 这也难怪 , 观众对小岳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 稍有雷同就会被放大批评 。
不过话说回来 , 换个角度想 , 这七年来 , 他几乎撑起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半壁江山 。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确实有能力 , 只是观众的胃口变刁了——“嘴上说不要 , 身体还是很诚实” 。

相比之下 , 张艺兴却活成了“春晚常客中的清流” 。 他也上过好几次春晚 , 但这次彩排名单公布后 , 几乎没什么负面声音 。 这到底是为什么?可能和他一直保持稳定发挥有关 。 舞台上的张艺兴 , 总是精准地掌控分寸 , 不会抢戏 , 但又能让人记住 。 有人评价他是“春晚最懂分寸的艺人” ,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 , 这点就挺难得了 。
当然 , 说到“引爆情怀” , 怎么能少得了0731组合?这个曾经的青春偶像组合 , 在消失多年的沉寂后 , 终于回归春晚舞台 。

这一消息立马引发了一大波“回忆杀” , 甚至不少粉丝表示“这才是最期待的节目” 。 问题是 , 曾经的偶像组合如今已被贴上“过气”的标签 , 他们的回归能不能撑起期待值?有人说 , 这其实是春晚打的一张“情怀牌” 。 可话说回来 , 情怀这种东西 , 能不能打动人 , 关键看节目质量 。 如果只是“走过场” , 那就真是砸了回忆 。
今年春晚的一大亮点 , 就是新老明星的碰撞 。 老一辈艺人稳扎稳打 , 新生代演员注入活力 , 比如蒋欣、丁禹兮、金晨等新生代演员的加入 , 为舞台增添了不少“鲜味” 。

有人说 , 这些新生代演员的演技可能撑不起春晚的重量级舞台 , 但我倒觉得 , 年轻演员未必是短板 , 只要节目策划得当 , 他们完全有机会脱颖而出 。 春晚本就是全民舞台 , 不试试新面孔 , 怎么吸引年轻观众?
除此之外 , 经典文化节目的回归也让人眼前一亮 。 据悉 , 今年将重启“戏曲联唱”和“国风音乐表演” , 还请来了谭晶、张火丁这样的顶尖表演艺术家与年轻演员合作 。 这对春晚来说 , 是个不小的挑战:一方面要让年轻观众感兴趣 , 另一方面又得保持传统文化的深度和美感 。 这种“老带新”的搭配模式 , 就像一盘大餐 , 食材再好 , 厨艺跟不上也不行 。

2025年的春晚显然在节目形式上也下了功夫 。 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XR(扩展现实)技术的加入 , 这项技术能将演员的表演与虚拟场景结合起来 , 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 比如 , 你能想象沈腾和马丽的小品出现在一个“未来城市”的场景里吗?这不仅让观众有了新的观感体验 , 也让传统的小品形式更加丰富 。 只是 , 这种技术的运用也有一定风险——万一舞台效果过于“抢戏” , 观众可能就记住了特效 , 忘了表演本身 。
除此之外 , 今年春晚还首次尝试了实时互动环节 。 据说 , 观众可以通过弹幕投票决定部分节目的表演走向 。

比如 , 沈腾和马丽表演时 , 观众能选择角色的结局 。 看到这儿 , 有人可能会说:“春晚这是要变成直播综艺了吗?”其实未必 , 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 , 还能让节目更具参与感 。 换句话说 , 春晚正在努力从“被动看”变成“主动玩” 。
除了技术创新 , 今年春晚还邀请了海外华人艺人加入 , 比如刘亦菲参与的一场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小品 。 这种跨国合作 , 不仅是一种文化连接 , 也为全球华人观众带来更强的归属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