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安杰耐心谋划的三步,多年后终于让江卫民一家脱困

《父母爱情》:安杰耐心谋划的三步,多年后终于让江卫民一家脱困

文章图片

《父母爱情》:安杰耐心谋划的三步,多年后终于让江卫民一家脱困

文章图片

《父母爱情》:安杰耐心谋划的三步,多年后终于让江卫民一家脱困

文章图片


江卫民是安杰和江德福最无能的儿子 , 也是江德福和安杰晚年最操心的儿子 。
以至于 , 安杰和江德福夫妇从江卫民的女儿丫丫出生 , 便开始为江卫民一家的未来谋划了 。

首先 , 安杰要着手解决丫丫的教育问题 。其实 , 江德福夫妇选择把丫丫接到身边 , 是因为江卫民夫妇厂里的工作忙 , 更因为安杰觉得亏欠了江卫民 。
但这绝不是安杰和江德福宁可放弃老年安逸的退休生活 , 也要把孙女带在身边的根本原因 。
试想一下 , 丫丫如果一直跟着江卫民夫妇在乡下 , 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呢?
首先 , 教育资源肯定是没有城里的好 。 换句话说 , 丫丫的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水平肯定要大打折扣 。
其次 , 丫丫的原生家庭环境亦是堪忧 。 许红来到家中 , 安杰就开始抱怨 , 甚至连许红拖的地 , 安杰都觉得是花猫脸 , 永远都拖不干净 。
这些细节不重要 , 重要的是从这些细节中 , 我们可以品出江卫民夫妇生活习惯中的懒惰和不拘小节 , 还有精神上的颓废和不思进取 。

江卫民和许红双双失业后 , 才被迫来到江德福家寻找出路 。
结果 , 两个人只知道在家中躲懒睡觉 , 并没有积极出去寻找机会 。
【《父母爱情》:安杰耐心谋划的三步,多年后终于让江卫民一家脱困】可以说 , 丫丫如果从小不在爷爷奶奶身边接受教育 , 而是一直跟着这样的父母 , 眼界和格局上的缺陷 , 将是很难弥补回来的 。
想要让江卫民全家都脱离曾经的生活环境 , 想让孙女不在底层的思维里和懒散的生活习惯中耗费童年 , 才是安杰把孙女接到身边的根本原因 。

接下来 , 安杰开始着手解决江卫民夫妇的工作问题 。江卫民和许红失业后 , 便只知道在父母家中发牢骚 , 混吃喝 。
他们的所作所为安杰早就已经看不下了 , 便想着各种办法让他们自食其力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安杰看到干洗店出兑的信息 , 便想着让江卫民夫妇试一试 。
于是 , 安杰便开始集资 , 拉下面子挨个地找孩子们借钱 , 甚至也包括嫁给江昌义的安然 。
钱是筹集到了 , 但因为江卫民不想干“伺候人”的活 , 无奈又改成了开茶馆 。
虽然 , 经过了诸多的波折 , 但好在江卫民夫妻二人的茶馆 , 终于步入了正轨 。

在江德福的八十大寿之时 , 儿女们各自拿出了不同的礼物 , 而丫丫也能骄傲的说出了:“我爸妈给爷爷买的衣服 。 ”
有了工作 , 又赚到了钱 , 江卫民和许红自然不会再终日牢骚满腹了 。
难怪有人会说 , 钱能解决婚姻中99%的问题 。
看看忙碌且经济宽裕的许红 , 也收起了往日混搅蛮缠的做派 , 在安杰得病的时候忙前忙后 。 甚至 , 徐红在江德福站不稳的时候 , 第一个扶起了公公 。

最后 , 安杰让江卫民有了存在感 。江卫民从小便是被兄弟姐妹欺负的人 , 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孩子 。
长大后 , 江卫民又不听从安杰的建议 , 执意在乡下当起了工人 。
可以说 ,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 , 江卫民都是江家混得最差的孩子 。
与江家其他的四个子女不同 , 江卫民和许红没有一个是军人 , 想要走军中提升这条路是没有指望了 。
安杰通过向孩子们借钱的这件事情 , 想要把从小就被边缘化的江卫民 , 带回到江家这个利益共同体中 。
开茶馆的钱是安杰向孩子们集资的 , 但是要江卫民夫妇来分配利润或者归还的 。

如果后期 , 夫妇二人的茶馆能为大家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 , 江卫民在兄弟姐妹之间也算是找到了新的存在感 。
虽然 , 江卫民夫妇游离在军队编制之外 , 但因为有了利益纠缠 , 大家以后有任何机会 , 自然也会想到帮扶他们的 。
这便是安杰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
作为父母 , 心中挂念得永远是过得最差的孩子 。 而像老年的安杰一样 , 通过自己的谋划 , 改变自己孩子命运的 , 却是少之又少的 。
不得不说 , 安杰的格局和智慧不仅让自己的一生拥有了幸福 , 也让五个子女都得到了蒙荫和庇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