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对年龄的称谓你知道多少( 五 )


年逾七十,孔夫子的遗训也是不能忘的,老先生说 , 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老先生是圣人,又到了修炼成贤的境界,自然是在各种法度的界定内从心所欲的做事,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儒学正统思想竖起了历史丰碑 。可普通老百姓就另论了 , 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似乎有点难 。俗话说老有三宝,贪财怕死瞌睡少 。时代不一样了 , 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活着就好,力尽所能的为社会做些有公益的事 。
八十耄耋:很佩服创造耄耋两字的先哲 。这两字像幅画,形象极了 , 即便不知读音,看看字形,脑海里也能浮现老者头发蓬乱的具象 。耄耋一定不是仓颉所创,它是一个典型的由组合字构成的双音节词组,应该是汉字很成熟时期采用形声组字方式创造的哦 。我在一些地方的博物馆见过宋元明清的水墨画幅,也仔细地端详过台湾故宫藏品的临摹画展,非常敬佩古代画家惊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 他们用简约的笔法聊聊数笔就勾勒出河川垂钓、芭蕉叶下博弈的老翁短疏杂乱像插了几根稻草的头发 , 极好地表现了翁头部的年轮特征 。耄耋的耄本意是指古稀之人白杂黑的稀发 。古人对人体的部位分得很细,同样的东西,在顶为发、在下为毛 。头发不能称为头毛,下面的就多了,统称为毛 。比如眉弓、腋下,长的再长也不能称之为发,只能叫毛,比如眉毛;和此耄同样也是表达毛发的还有一个字是髦,它指额至眉的短发,又将短发中的长秀者又称之为髦俊,也引申指精英们 , 即人中的才俊 。这个词大约已被遗忘了,很少见用 。中国词汇对耄耋之年多是赞誉致词,除了民间无德者骂老杂毛之外,尊老敬贤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当然耄耋代代都有老英雄 , 比如上有姜太公,中有老黄忠、佘太君,下就更多了,远了不讲,收拾四人帮,改变中国命运,不就有位耄耋老帅坐镇 。
中国的老人即便闯过七十三,对八十四依然是负担重重 。一些看起来不错的老人在这道坎前阖然长逝,有些看起来病病怏怏的老人闯过这道坎倒是一天天精神起来 , 顽强地奔九十而去 。人生很奇怪的 。
百岁人仙:人活百岁已和神仙无太大差异 , 活着是段活历史,走了是个记录 。家有百老,儿孙有宝 。
详细资料:
一、人生分九段 , 中国古代的年龄划分
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 。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说来相当有趣 。
始于战国 , 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 , 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 , 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大意是说:男子十岁称幼,开始入学读书 。二十岁称弱,举冠礼后 , 就是成年了 。三十岁称壮,可以娶妻生子 , 成家立业了 。四十岁称强 , 即可踏入社会工作了 。五十岁称艾,能入仕做官 。六十岁称耆,可发号施令,指挥别人 。七十岁称老,此时年岁已高,应把经验传给世人,将家业交付子孙管理了 。八十岁、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到了这个年龄,就该有人侍奉,颐养天年了 。古人之所以如此划分,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 。尽管这些观点,某些地方有点主观、片面,但总的来说 , 是符合人生规律的 。
古人提倡十岁入学,今天我们规定七岁入学 , 尽管相差三年,但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应该是符合现实要求的 。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这和今天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结婚,晚婚晚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 , 如今人的寿命延至七、八十岁以上 。民间流传的“二十三十青少年 , 四十五十正当年(即壮年) , 六十七十满街转 , 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谣,这和“四十称强、五十称艾、六十称耆、七十称老”的提法,如出一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分明是极为科学和合理实用的 。
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法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