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长江进入安徽,经安庆、贵池、铜陵、芜湖 , 将进入江苏,最后经过属于安徽的城市 , 就是马鞍山 。因为长江在此拐了一个大弯,由西向东的长江变为由南向北奔腾而去,所以马鞍山就在长江的东岸 。马鞍山地势险要,为江南重镇金陵(今南京市)之门户,这里历史悠久,山清水秀 , 是一片诗意的沃土 。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有“江东诗城”美誉的马鞍山,是南齐著名山水派诗人谢朓的游历之处,也是诗仙李白的终老之地 。这里诗歌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基础广泛,连续几十年举办了“中国国际吟诗节”,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诗歌交流十分密切 。古今诗人在马鞍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采石矶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介绍说,提到马鞍山,尤其是诗词里的马鞍山,就不能不首先提到李白和采石矶 。采石矶 , 古名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处 。其山势之险峻,水流之湍急 , 古迹之繁多,风光之绮丽 , 可谓一绝,也因此位列“长江三矶”之首 。李白写了《牛渚矶》一诗 。全诗如下: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
更听猿声啼,忧心醉江上 。
自天门山乘舟而下 , 遥望江东一山拥江而立,危矶耸峙,就是“绝壁临巨川”的采石矶 。山秀美而矶险峻 , 大江汹涌而去,景色动人心魂 。险峻、壮美的采石矶在诗仙李白的笔下 , 总能获得澎湃的生命力 。杨四平说:
在这首诗里面,诗人的主体和采石矶的客体达到了“合二为一”的境界 。尤其是诗的最后,从“但惊”到“莫测”,从“更听”到“忧心”,景中情,情中景 。所有人生中那些烦恼的事可以一醉了之 。但对于具有豪放天性的李白来讲 , 他是大诗人 , 他要大醉,要醉就醉在浩浩荡荡的、流向远方的、滚滚长江之上 。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采石矶
李白无疑是深谙山川奥秘的行吟诗人 。他多次游览采石矶 , 留有多篇诗作,足见采石矶的独特魅力和魔力 。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采石矶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不会想到,采石矶如今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不可能想到那里会有一座专为纪念他而建的太白楼 。宏丽壮观的太白楼二楼阁檐下悬挂着由中国新诗的奠基人郭沫若亲笔题写得“太白楼”匾额 。此外,郭沫若还在《水调歌头·登采石矶太白楼》里写道:“借问李夫子:愿否与同舟?”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介绍说:
就是说,我要问问李白愿不愿意和我一块乘舟游览,就是今人和古人穿越时空的对话,他们两人都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古代的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是现当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通过题词,通过诗句传达出相似的心心相通的讯息,郭沫若清楚地知道:面对李白和他所代表的辉煌的古典诗词传统,我们中国现当代诗人应当并且必须担当起继往开来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采石矶太白楼
山灵水秀之处自然会吸引诗人前往,而刘禹锡则居于马鞍山和县的陋室,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陋室铭》 。杨四平介绍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经典传颂至今 。刘禹锡前半生春风得意,后半生颠沛流离 。《陋室铭》就写在他的后半生 。刘禹锡虽然住在陋室,但是他心志非常高洁、安贫乐道 ,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的这种高洁精神,对这种高洁精神的坚守至今还依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
走进李白终老之地诗城马鞍山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