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竹炭食品排毒养颜、超级高铁来了……这些流言靠谱吗( 二 )


在其正式投用前 , 随着媒体加大对“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宣传 , 这一概念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对于相关工程 , 有网友表示 , 把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 , 会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 。
对此 ,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献刚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海洋碳封存是一类复杂的工程技术 , 其中也涉及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 ,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
二氧化碳注入是一种常见的海上碳封存方式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 将二氧化碳注入海洋的深度越大 , 封存效果越好 。注入至3000米以上深度的海洋中 , 则70%以上二氧化碳的保存时间超过500年 , 甚至可达上千年 。
胡献刚表示 , 实施海底碳封存 , 在国外已经被证实安全有效 。其中 , 海底碳封存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在挪威 。
1996年 , 挪威将开采油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 , 通过一口斜井将其注回到海底咸水层 , 利用咸水层地质结构的气密性来封存二氧化碳 ,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咸水层碳封存工程 。该工程运行20余年来 , 从未出现过二氧化碳泄漏情况 , 每年封存二氧化碳100万吨 , 封存的二氧化碳也未出现过异常活动 。
目前 , 除我国之外 , 巴西、澳大利亚、丹麦等国也启动了海底碳封存项目 。
“超级高铁”要来了?真相:短期内技术很难落地“从杭州到上海只需15分钟”“时速1000公里!第一条‘超级高铁’要来了”……最近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超级高铁”的消息 , 让不少网友的心也跟着“起飞” , 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把 。
对此 , 业内专家表示 , 每项技术落地都需要较长时间 , 短期内时速1000公里的“超级高铁”难以出现 。
“超级高铁”的消息来“源于”一场名为“高速飞车”的主题科普展 。在该展览上 , 参展人员透露 , 正在研制的“高速飞车”取得新进展 , 近期完成了国内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 。接下来 , 相关团队将在试验线上开展更多试验 , 目标是使“高速飞车”能够实现每小时1000公里的速度 。
其实 , 早在2017年 , 我国科研人员就决定开始研制“超级高铁” , 将超声速的飞行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 , 通过应用超导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 , 实现列车超音速近地“飞行” 。
目前 , 我国已经形成了3种高速磁浮技术路线 , 分别是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和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常导技术 , 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高温超导技术 , 以及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温超导电动技术 。
不过 , 现在已有的试验线路均比较短 , 无法进行长距离试验 。此外 , 业内专家表示 , 新技术想真正落地 , 还要考虑运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诸多问题 。因此 , 说“超级高铁”要来了 , 还为时尚早 。
虽然短期内“超级高铁”无法出现 , 但我国从未停下探索相关技术的脚步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 它就会成为我们的出行好“帮手” 。

【吃竹炭食品排毒养颜、超级高铁来了……这些流言靠谱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