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撒泼耍狠,也算是整顿职场?( 三 )


再譬如 , 被老人抢功 。 明明在人前老员工自告奋勇揽了一活儿 , 但他自己就是不干 , 非得找个软柿子捏 。 邀功被表扬的都是他 , 干活的小苦逼深藏功与名 。



整个故事 , 是从男主潘岩大学毕业求职开始的 。

那是他第一次面试 , 托女朋友表姐的关系才找到的这家小律所 。 最初潘岩也自己海投过简历 , 统统石沉大海 。 从这里就开始觉得哇 , 好残忍好真实 。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没什么硬资源的孩子初入职场 , 但潘岩仅仅是在硬件上弱势点 , 像是在门槛为硕博的法律行业 , 他是不知名大学的本科学历 。 别的同事家庭条件优渥 , 他爸妈还需要考虑生计、还债(背锅的) 。

同样是去律所面试 , 别人都是正装出行 。

唯独潘岩踩雷 。 可事实上 , 出门前他家里是有一身他爹的西装的 , 他嫌弃难看没穿 。


这种选择 , 显然是不懂业内规矩 , 对面试也并未做好充分准备 。 也正因为不懂规矩 , 所以具体办起事来 , 是容易出现疏漏的 。

可论潘岩的个人能力这块 , 打个不算太恰当的比喻 , 他几乎可以比肩梅西!梅老板除了个儿矮点儿 , 其他维度人家都是顶级运动员素质 。
潘岩吧 , 头脑灵活 , 遇事不慌 , 有策略懂变通 , 能扛事儿能帮人排忧解难 , 听得进去劝 , 更可贵的是在触及底线的时候不退让 , 在我的认知里哈 , 他本身是平凡不到哪里去的 。

以下 , 是潘岩为各位职场人提供的如何上好班的小技巧 。

首先 , 注意洞察 , 抓住机会 。

潘岩能被小律所荣柯收揽是一个意外 , 原来的合伙人廖律师带着精兵强将去了红圈所 。

对于荣柯来说 , 当时的处境很被动 , 客户跟着廖律师跑了不少 , 干活儿的人也所剩无几 。
而对潘岩来说 , 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 潘岩在面试环节展示出了自己灵活的应变能力 , 他抓住了机会 , 所以获得了实习机会 。
在确认自己分清楚敌友关系之后 , 适时为领导助攻 。 当然了 , 各位朋友如果你对自己的应变能力没有十足的信心 , 这条不用参考哈 。 另 , 在了解到领导性情之前 , 也别轻易尝试 。



其次 , 入职之后 , 对公司别过于执拗 ,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完美的公司 。
大概率学法的毕业生 , 肯定是想奔着最好那些所去的 , 人之常情 。 谁毕了业不想去大厂 , 哪怕就是刷波简历呢 。 但对普通人来说 , 这年头能找着工作就不错了 。 这话挺爹的哈 , 但没办法 。

红圈所通常兵强马壮 , 服务的客户更高级 , 大案子多 , 进去的新人会被多看两眼大概也就是背后有关系 , 但大多数孩子进大律所都还是小卒 , 即便有关系也都要拼业务能力 。 早期也都要愁案源 。
当律师呢 , 先法考对吧 , 考完进律所实习找老师带 , 然后申请「实习律师」 , 实习律师是需要跟着律师干活的 , 得再熬个一年多 , 拿到律师证才可以独立承接案子了 。
而小所不一样 , 你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 , 领导更容易了解到情况 。 并且申请实习律师的胜出几率也大些 , 毕竟竞争者少嘛 。
成天纠结在自己的公司这不好那不好 , 纯粹是内耗 。 真不好到那份儿上了 , 估计早卷铺盖走了 。
第三 , 潘岩在被触及底线的时候 , 丝毫没有退让 。

这里要列一下荣柯的架构 。
荣柯是小所 , 大领导是主任(为啥我也不知道 , 我们粉丝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做法律相关工作的 , 在线求个解答 , 如果阐述有误 , 也恳请指教) , 下面高级合伙人杜飞宇 , 资深律师易帆以及商律 。 这些有执照的律师 , 可以带学生(实习律师) , 每个人可以带俩 。
没律师带的新人 , 就沦为公共助理 , 反正谁有点事儿就得去帮忙 , 还得轮班做前台接待工作 。 潘岩就是食物链末端的公共助理 。
在刚进律所的时候 , 潘岩的实习机会受到过冲击 。 因为更高学历更厚背景的舒一南主动加入律所 。 所以杜飞宇想过劝退他 。 潘岩去找了主任理论 , 理由是律所把我招进来了 , 签了合同了 , 现在又以学历不够辞退我 , 这是他据理力争 , 所以被留下 。
实习没两天 , 还出过一次岔子 , 又被杜飞宇抓到了把柄要劝退他 。 这一次两个人起了非常激烈的冲突 。

具体事情是不大 , 结果也是好的:客户火急火燎要律师立马出一份侵权意见函 , 潘岩来回打电话怎么都找不着人 , 在客户的反复催促下 , 潘岩替杜律给客户拟了意见函 , 客户很满意 。


推荐阅读